张伟
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 黑龙江 绥化 152200
摘要:在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其思想开始成熟,尤其是在外部信息的影响下,其思维成长速度明显加快,然而从人格塑造来看,发生偏差的几率是较大的。为了使得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做到位,必须要将德育教育切实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将德育教育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促使教师寻找到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进而使得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若想保证这个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广大教师必须要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并能够主动将其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
导言:
从高中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来说,除了要保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外,思想品德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展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很多,学校必须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并通过有效措施来确保相关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德育教育并非是独立工作,其和各学科教学存在紧密关联性,应该要选择合适方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如此方可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达到预期。
1 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 化学学科特点的影响
化学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是较高的,其和相关学科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而且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切实完成好化学教学工作,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化学知识,其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1.2 学生健康身心塑造的需要
社会前行的脚步逐渐加快,科技水平也大幅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其中也存在大量的负面信息,这对高中学生的身心成长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在展开化学教学时,将德育内容渗入其中,可以起到塑造健康身心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对待人生,看待事物。
1.3 社会道德的需要
在不少的学校中,将德育教育与思想品德课程直接挂钩,也就是由班主任来完成德育教育,其余的教师并不需要过多关注,只要完成好学科教学即可。另外就是德育教育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传统、单一,导致学生参与的意愿变得较为低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如果将关注点完全放在知识传授方面的话,则会使得学生的成长不够全面,尤其是道德品质无法提高。广大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承担的德育职责,在日常教学中将德育内容予以合理渗入,进而使得德育教育目标切实达成。
2 现阶段我国农村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家庭原因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大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从出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家长的掌中宝,享受着较为优越的生活,甚至于很多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但是从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来看,德育教育的缺失是较为严重的,在不少家长的观念中,学习成绩是摆在首位的,能够进入到理想的学府中深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至于其他方面都可以暂时搁置,这种错误认知对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尤其是道德品质会出现较为低下的问题。
2.2 学校原因
从国内高中教育的现状来看,德育教育受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相关的工作也在深入展开,然而有些学校只是将德育教育挂在口头,德育活动呈现出走过场的状况,这就导致教师、学生对德育教育较为轻视,教育成效自然就达不到预期。高中学生对升学率是十分关注的,甚至认为德育教育会挤占教学时间,当有关部门来校检查德育工作时才会有所行动,但也多停留在纸面上。教师拥有的教育能力也是较为薄弱的,德育教育如何展开并不知晓,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3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际策略
3.1 结合教学内容发掘德育教育素材
在展开高中化学教学时,教材是不可缺少的,其中蕴含的德育素材也是较多的,教师要切实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
化学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的社会常识、名人轶事内容,通过其可以使得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大幅降低,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教师也要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窗口,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背后隐含的德育价值。另外来说,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本就和德育存在紧密关联,教师对其予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学习深度进一步加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有明显提高。比方说,在对“纯碱的生产”展开教学时,需要对“氨碱法”这部分介绍予以重点关注。除了将其中的化学知识凸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此种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得生产过程中所要投入的成本大幅降低,环境所受影响也是非常小的,在了解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之后,内心中也会产生自豪感。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该要对此予以充分利用,将时代背景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可以使其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有切实的了解,进而感受到侯德榜的艰辛与不易。采用此种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影响,其内心中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究意愿,这个时候,德育教育具有的价值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来,并可使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全面的提升。
3.2 借助化学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内容予以渗透可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教师还可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德育教育拓展到更大的范围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增加一些化学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参与意愿明显提高,同时能够让其对德育教育的价值有清晰的认知。比方说,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与合成”展开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对生活中使用塑料制品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针对获得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这样就能够对当地使用塑料制品的实际情况有切实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白色污染”产生的危害予以介绍,学生自然就会生发出保护环境的想法,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加以落实。采用此种方式展开化学教学可以使得知识、生活真正整合为一体,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会得到提高,而且可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并可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丰富化学教学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为了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教师可通过有效途径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众所周知,化学和生活间是存在紧密关系的,因而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合适的资源,并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如此能够使得学生的兴趣变得更为浓厚,而且可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化学价值观。比方说,对“硫的性质”展开教学时,可让学生对教材中提供的“酸雨”案例进行学习,促使其能够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则可搜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真实案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此能够对学习效果予以强化。将“伦敦烟雾事件”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展开全面的探讨,在此过程中,其就能够对硫的氧化物有深入的了解,并明白其对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采用此种方式展开化学教学,学生可以围绕事实展开讨论,整个学习做到了有的放矢,而且其头脑中也会逐渐形成环保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
4 结论
由上可知,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时,将德育内容渗入到日常课堂中可以使得教学的整体质量大幅提高。当然,教师也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可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如此可以使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大幅提高,将来能够成长为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蓝洁.新形势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9.
[2]郭晨辉.微探如何在高中阶段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培训,2019(05):54.
[3]郭柏林.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13):182.
[4]易四平.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63-264.
[5]何香.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S1):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