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伟
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121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不断前行,人们将关注点越来越放在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上。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其天性贪玩好动,对未知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就幼儿的成长特点来设计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科学游戏教学能满足幼儿阶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特征,并能有效拓展幼儿的思维,开阔幼儿的眼界,挖掘幼儿的潜能。基于此,本文将对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科学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带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因为幼儿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及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具体表现最为教育模式单一滞后,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过早小学化等方面,例如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已经有不少课程融入了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内容,这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幼儿学习压力,降低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科学游戏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改变了这一现状,促进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体质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一、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的意义
科学游戏是现阶段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其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展智力游戏,一直是作为主轴线,开展模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启蒙性及趣味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开设科学游戏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使幼儿对学习及生活中的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具备对生活及学习中事物的基本常识及认知,并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另外,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引导幼儿通过对智力活动的参与和了解,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感知,这符合幼儿的生长特点及思维特性,是增强幼儿探索能力的重要手段,科学游戏教学模式具有娱乐、自由、创造、想象及社会性,自开展以来就深受幼儿的喜欢。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学与科学游戏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教育中离不开科学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在科学游戏往往能展现出最真实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幼儿教师可以针对此制定更符合幼儿成长特点,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新型科学游戏,让幼儿的科学游戏中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培养幼儿更全面的能力。
二、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低下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因为幼儿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个人素养不管是对待幼儿的学习,还是在树立幼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都会体现在科学游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当中,这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基于当前幼儿园对于幼儿教师的招聘门槛较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是中专或大专学历,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大学教育,导致幼儿园数学幼儿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和专业都普遍偏低。所以,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根本就无从下手,也不了解科学游戏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这就导致科学游戏的教学实践活动质量很低,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对幼儿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产生抗拒和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幼儿的成长和学习。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创新精神,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将科学游戏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将自己作为课堂上的主导,没有及时的转变角色,还是机械性地运用幼儿教师讲解,幼儿记录的老式、硬性教学方法来给幼儿灌输知识,对科学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创新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原有的教学经验来安排,忽视了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成长特征。所以,这导致了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脱离了幼儿真正需要和成长特征,也降低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三)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特征
贪玩好动,富有好奇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天性使然,所以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过程中,单一、滞后的游戏形式很难一直吸引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如果幼儿教师不能适时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幼儿的实际需求更改和创新科学游戏的内容及形式,很容易让幼儿失去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学习兴趣,甚至按到厌烦、厌课的情绪,进而影响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现阶段,幼儿教师对于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解程度十分浅薄,缺乏相关的活动设计及开展的意识,大多数的科学游戏形式流于表面,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科学游戏的设计及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性特征,进而降低了幼儿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关注度[1]。
三、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就是科学游戏教学模式,科学游戏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重要的方式、方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科学又下教学模式更符合幼儿实际的学习需求,也符合素质教育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游戏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效果更为明显,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对其进行设计和组织的过程当中,应该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应用科学合理的游戏方法,提升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游戏性与科学性相互协调的环境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幼儿教师要明确游戏与科学是相得益彰得其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互对立存在的,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游戏设计时,要以充分发挥其科学性及游戏性的协调作用,为幼儿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物质环境及心理环境,配备符合幼儿成长特征的材料、玩具及自由开放的探究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游戏中选择的材料、玩具及条件必须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和阶段,并结合幼儿的现阶段发展需要及认知水平,在实际的科学有自重,幼儿可以凭靠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材料及工具等进行操作和探究,这种材料是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2]。另外,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出发,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仅承担着为幼儿传递文化知识的角色,更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为幼儿构建科学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可以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得到优质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幼儿教师也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以幼儿的年龄及成长特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且易于操作的材料、工具及玩具,这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共鸣,进而积极参与到科学游戏中来,并且选择的材料、工具及玩具要具有一定的操作价值及探究意义,这才能使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积极地展现出来。
(二)科学游戏在设计的过程要以趣味性为主
按照幼儿贪玩好动的天性,科学游戏教学模式十分符合幼儿的学习要求,但是为了有效保障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就需要在进行科学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多增加一些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趣味性环节,有效延长幼儿在科学游戏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进而提高科学游戏教学模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增加科学游戏的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以幼儿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添加幼儿动手实践类型的科学游戏,这能够有效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第二,幼儿教师在设计科学游戏的过程中要结合幼儿实际的喜好需求,满足幼儿需要,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有强的模仿能力及表现欲望,以此为依据,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角色扮演、运动竞赛等形式的科学游戏,这样的科学游戏形式有助于幼儿的内心及表现欲望得到满足;第三,幼儿具有探知未知事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游戏设计时要在其中添加一些挑战性元素,例如设计一些智力游戏等,例如在教师教育幼儿学习10以内减法的时候,设计这样的游戏,将全班的幼儿分成5个小组,每组分别发放不同数字的卡片,组内之间幼儿的数字都不相同,组内由幼儿自行选择自己的所属卡片,未得到卡片的幼儿则担当组内的协调人员,负责“排兵布阵”,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写下数字,例如“3”,此时各小组就要通过计算,决定派出哪位同学出战构成数字“3”,幼儿在这个趣味教学的活动中相互配合,努力计算,共同付出来争取获得比赛的胜利,这个胜利的结果无疑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3]。在以往传统的老师讲解,幼儿记忆的教学模式当中,幼儿的死记硬背难以记牢知识,反观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们积极的、主动地动脑思考,努力参与,不知不觉中将计算的原理牢记在心中,让减法的学习变得简单并且易于理解,这样的科学游戏形式有助于开发幼儿的大脑,拓展幼儿的思维。
(三)营造和谐愉悦的科学游戏教学模式氛围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的过程中,其基础是营造和谐愉快的科学游戏教学模式氛围。轻松愉悦的科学游戏教学模式氛围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与教学游戏主题相匹配的情境中,开阔思维、拓展视野,给各项教学游戏的高效率执行作为依托。和谐愉悦科学游戏教学模式氛围的构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打造专属的游戏教学场地。幼儿教师应该按照不同的教学主题来打造不同的教学情境,幼儿园可以利用指定的教室用作游戏教学。教室中配备多种多样的教学道具,以确保各项游戏的顺利实施;第二,创建室外教学场所。室外教学场所可以将长期接受传统的室内教学的幼儿带到大自然当中,这种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吸引力远大于室内教学,公园、高校都适宜作为室外教学场所来实现游戏教学;第三,带领学生加入到游戏教学的构建之中。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龟兔赛跑》[4]这一故事时,可以先对幼儿概述整个故事的故事情节,再让幼儿模拟龟兔赛跑的整个过程,讲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还让幼儿深刻体会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5]。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游戏教学模式氛围的构建必须要符合教学主题和幼儿的接受范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盲目进行科学游戏教学,另外在进行科学游戏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避免造成浪费的情况。
(四)科学游戏在设计的过程要具备灵活性特点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未知事物的感知大多是经过双手的探究及大脑的思考实现的,所以在科学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开发幼儿的大脑,因为每一个幼儿个体都存在差异,所以在科学游戏的设计中幼儿教师还要根据幼儿个体的不同及个性差异来进行科学游戏的灵活设计,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参与了科学游戏后对世界有更良好的感知。除此之外,幼儿教师的科学游戏设计还要一开发幼儿智力来灵活设计,开展多元化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科学游戏的价值及优势,例如,在科学游戏活动中设计一个“捉影子”的游戏环节,这个游戏形式是幼儿之间相互经常开展的,十分受到幼儿的喜爱,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要积极动脑思考并配合手脚一起去如何捕捉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子,这样的科学游戏形式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及动手能力,也满足幼儿贪玩好动的成长特征。
(五)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幼儿教师一方面要为幼儿传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在科学游戏中幼儿教师也要充当主导者、组织者、观察者及激励者的角色,在科学活动结束后还要充当其反思者及评价者。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幼儿起到了直接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游戏时幼儿教师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把幼儿放在科学游戏开展中的主体地位上,并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及成长特征制定科学游戏内容,使其内容具备教育作用及娱乐作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及主动性[6]。另外,幼儿教师自身也要提高自身对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的重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并掌握有关于科学游戏方面最前沿的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并有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游戏活动方案,并且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幼儿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激发其内在的潜力,并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产生的不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纠正,进而提高幼儿对未来生活及学习的热爱之情,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科学游戏是十分有必要的,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就要提高对科学游戏教学模式的重视,并分析科学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及幼儿的成长特征及认知水平来对科学游戏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幼儿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水平,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薄妮彩.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运用探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000(021):P.129-129.
[2] 李豫皖. 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初探[J]. 教育, 2019,000(9):00007-00007.
[3] 陈星星.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有效开展科学游戏的探究[J]. 教育研究, 2020, 000(2):121.
[4] 张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游戏运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5):P.1-1.
[5] 王艳忠. 科学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运用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9):161-162.
[6] 王喜霞. 谈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科学游戏的有效运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5):P.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