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梅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龙山镇官泉村幼儿园 741506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关于教师指导性、儿童主观性、游戏情境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三方面缺失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游戏内容?如何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何发挥教师的带头指导作用?本文一一给出答案。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教学;应用分析
一、前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游戏化教学是将游戏内容有机的嵌入到理论化教学之中,用生动的故事情节、表演方式、动作设计,带动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吸收和才艺技巧的学习。但是目前国内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如何促进游戏化教学的发展呢?
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游戏化教学缺乏教师的指导性
目前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年纪都比较轻,所以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不清。很多幼教认为,游戏化教学就是带着儿童玩耍,至于要在游戏中收获什么,却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处在幼儿园时期的儿童,心智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如果不在游戏中加以指导,那么这些儿童就会业荒于嬉。然而游戏化教学也不是让儿童强迫性的学习科学知识,这样又会禁锢儿童的天性。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学会把握学与玩之间的尺度,引导儿童健康、稳定的发展。
2.2被动化游戏教学不利于儿童发展
目前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很多是变相的传授理论知识。无论是唱歌、表演还是讲故事,教师都习惯于灌输游戏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是被动化接受游戏内容的,加上教学形式的僵化,儿童们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就会禁锢了儿童的天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这种现状是家庭社会压力和教育固化共同造成的。因为很多家长急于求成,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完成小学阶段的理论知识,都想快人一步发展,结果,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只会限制儿童的发展。
2.3游戏化教学内容流于形式
目前,很多重视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也没有找到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很多游戏化教学内容,生搬硬套,效果非常不明显,结果儿童们在游戏中玩也没有玩好,学也没有学好。很多游戏化教学内容,只是在理论知识中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整堂课下来,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同时也缺乏相应的情境设计,所以教学成果并不大。
三、幼儿园教学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措施
3.1 发挥教师的游戏指导作用
游戏化教学不是放任儿童去玩耍,如果是这样,幼儿园和游乐场就没有了区别。游戏化教学的最大价值,是寓教于乐。学会让儿童在游戏中吸取知识、学习技能,是游戏化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好的环境,掌握游戏的价值点和价值取向,创新游戏的展现模式,来全面指导儿童的教学游戏。教师本身一定要转变角色,教师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言传身教者,而是一个游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某种情况下,教师是游戏的主导者,情绪的感染者,这样才能带领儿童共同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幼儿园都很喜欢的歌唱活动。唱歌是拉进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最好方式,在歌唱活动中,儿童可以掌握音调、吐词、发声的技巧,可以锻炼公开表演能力,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儿童不敢表达的情况,一定要以身试法,带头歌唱,这样才能把儿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儿童参与度还是不高,可以临时组织几个小团体,进行合唱。对于表现好的儿童,要给予其表达想法的机会,树立榜样。这样的游戏化教学很受儿童欢迎。
3.2积极调动儿童参加游戏的主动性
现在很多幼儿园还停留在被动化游戏教学的认知内,在游戏化教学中,儿童都是按照老师说的照做,一板一眼,不停的在复制老师的游戏流程。虽然在游戏教学中,老师是主导的地位,但是游戏的主角必须是儿童。就像一部电影的诞生,虽然导演是作品的主导者,但是屏幕前的表演者一定是演员。在游戏化教学中,儿童一味的模仿和复制老师的动作和语言,会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他们的想象力、限制他们主动思考的思维能力。所以游戏化教学的第二个要点,就是想尽办法发挥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利用他们的主观思维,来推动游戏的进展。
例如,在“小兔子乖乖”的游戏化教学中,在教学之前最好先播放一些动画片的片段,让儿童们对游戏中的角色产生印象,但是这印象不完整,需要儿童通过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补充剩下的剧情。这样的开始,容易把儿童代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接下来在分配角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当一个旁白,引导关键剧情的走向,而剧情中的语言、动作,可以由儿童自己发挥。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表演积极性,突破了传统游戏化教学的僵化和局限性,能够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主动思维能力。
3.3 创造良好的游戏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对于游戏内容的选择,一定要保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适宜多选择流行度比较高的游戏,增加儿童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应该传承那些经典的、经过实践验证的游戏内容,这样保持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游戏环境的设计一要符合游戏内容的设计,二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规律。
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游戏化教学中,天气晴朗的时候最适合在校园草地上进行游戏,因为这个游戏背景很符合主题内容。这个游戏内容的大部分剧情,都是在草原上发生的。而喜洋洋、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各种角色的性格不同,可以分配给不同性格属性的儿童,这样大家表演起来就会发挥对号入座的水平,符合自己的认知范围,同时对于角色的缺点,也会自动的改正。这种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做到内容与环境的统一和融合,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
总结
幼儿园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如果在这个阶段,一个人的心智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那么这个人的将来也会落后。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应该发挥其生动、有效的价值,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比在幼儿时期僵硬的掌握各种科学知识要重要的多。
参考文献:
[1]宋微微. 浅析游戏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 时代教育, 2013, 000(003).
[2]芦璐. 试论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 赤子, 2018, 000(027).
[3]王旺. 试论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