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式”小学高段数学讲评课型探究——听懂、会做、能讲三步数学教学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沈琴南
[导读]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一半的课是围绕习题讲评的(包括试卷讲评)
         沈琴南
         绍兴市柯桥区管宁实验小学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少有一半的课是围绕习题讲评的(包括试卷讲评)。波利亚强调指出:“数学教学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有一句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典型例、习题的讲评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会遇到“事必过三”的情况。针对同一道题讲解多次,并且在讲授习题时,都力求讲得清楚明白,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按教师的预期设定,这样“重复灌输”的教学手段应当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可事实上仍有不少学生出错。究其原因,传统的习题教学往往以教师讲为主。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解习题,死记硬背、简单重复,而缺乏主动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讲再多遍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众筹式;小学数学;高段;讲评课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实现数学知识点的巩固和扩展。在讲评课教学上,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作为“主导”,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众筹”式讲评课
众筹,顾名思义,“众”指众人指学生;筹,认筹或筹划。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为筹划,即让学生们提出问题构建讲评课主题与素材。其次为“认筹”,先有学生认领讲评题目,未认领题目由老师按学生能力进行“分配”。通过“筹划”与“认筹”两个环节启发学生参与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众筹”式讲评课,问题源自学生,集中学生的智慧、能力,通过例题的自主探究与反思,课堂交流与碰撞落实相关的教学而内容,从而有效地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对传统 的讲评课,“众筹”式讲评课更为开放、自主,人人参与反思 、展示、内化吸收,积极性高,学习扎实深入,参与者的合作能力、自我发展意识、学科核心素养均得以积淀与提升。
二、小学高段数学讲评课型探究
1:课前:研判学情,有效诊断
         由于时间的限制,决定了一节作业讲评课的处理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作业中所暴露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补救或提高。因此,讲评前,我们要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把学生作业中的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记录、分析和研究。
         1.1 寻找典例,记录整理
         在批改作业时,旁边放一张空白作业纸,对批改时发现的错题、人数以及好的解法都记录下来。作业批改完毕,做好错题统计,对哪些题目错误比较严重、哪几位学生错了、错在哪里,心中就有数。
         1.2 解读错题,分析归类
         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反应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我们需要对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分清错误的类型,找出易错的知识点、易混淆的概念,这样讲评重点就能了然于胸。
         1.3 数据统计,客观评价
         作业讲评通常需要对学生作业的总体情况以及每个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我们的评价要令学生信服,而不是主观臆断。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情况用正确率或错误率进行统计,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只有通过确凿的数据分析,才能准确揭示出学生暴露的问题。
三、课中:基于学情,精选提炼
         分析讲评作业,我们不能以题析题,而应根据批改时记录分析的情况,选择共性的错误或是新颖独到的题,做到精讲。有些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能力要求高的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高的题,则要“对症下药”。
         1. 解剖典例,追溯误区
         面对错题,我们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大多数问题均可以做到自行解决。因此在讲评时,我们只要对错误率高,在学生中存在普遍性的问题摆出来。

这类题目是学生共性的问题,又是全体学生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讲评中,让学生直面错误,再引导学生去反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错误?最后利用错误中有价值的思考,展开大范围的讨论,让学生在质疑和争辩中通过讨论交流,由错误走向正确,逐渐清晰知识。只有通过对学生问题的暴露、疑难的解析,对症下药才能治标治本。
         2. 体验方法,提炼规律
         作业中有些题目虽然解题正确,但还有其他更简捷、更巧妙的方法。因此,在讲评中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问题摆出来,展示学生的各种思考方法,再让学生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中寻找出最佳的方法和一般的规律。只有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一道题看出一类题解决问题的本质,才能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3. 借题发挥,发散思维
         作业讲评中,我们不能就题论题,要借题发挥,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可以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题目,也可把某一数据用其他数据代替等。通过“变”引导学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比较寻求共同特征,通过一道题发现一类题的解决方法,达到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四、课尾:紧扣学情,巩固拓展
         作业讲评还要注重学生课内外的“练”。除了补充同类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反馈讲评效果外,还要透过具体问题拓展外延,把作业题进行变化。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 建错题集,完善思维
         讲评后,我們要留出时间,让学生把自己作业中的错题整理在一个作业本上,并要求将错题的正确解题过程写出来。针对出错较少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订正,这类题目往往不是特别难,学生能发现错误,但又特别容易错。如果在订正的过程中碰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题目,可以请同桌或老师帮助。其实让学生讲评后进行订正的过程也是一个再作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次重复练习,这样既不会额外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得到大于一次普通练习的学习效果。
         2. 变式练习,灵活思维
         我们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当堂补救或提高。某个问题出错,可能是与该题相关的双基掌握不扎实,或能力不够有关。可能这个问题当时懂了,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是不会或出错,所以,我们可以对错题进行再次处理,在原来错题的基础上做一些变动,也可以围绕该问题再出一些变式练习,以求巩固,同时检验一下“这回”是否真的明白了。
         3. 拓展延伸,广阔思维
         讲评中我们还要把题目的知识点向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引申,使学生将学到的某些知识能用到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中去。如:在“简便计算的总复习”作业讲评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小机灵在用计算器计算“4.9×12356.78”时,发现计算器的按键“4”坏了,聪明的小机灵想了想,很快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了出来。请你猜测一下,他可能是怎样算的?这道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运用“化难为易”的“简化”思想,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问题解决,将“简化”思想加以进一步的深化,让学生感受“化难为易”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数学的计算中,更要让它成为解决各类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
总之,心理学研究表明,形式单一的活动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和疲劳感,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反之,多样化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和维持注意的稳定性。所以教师应该运用听懂、会做、能讲三步数学教学,提高讲评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邓志伟.新课程与教学专业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张红军.对于说题活动的初探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5,3.
[3]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