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胡才亮
[导读] 新时代的数学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紧随科技的潮流
      胡才亮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中学   551800
      摘要:新时代的数学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紧随科技的潮流,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征和心理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更多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解题中寻找数学学习的快乐。另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还需注意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的更加主动积极,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为其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相较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在难度和量上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对于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面临很大的解题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更是对其解题能力产生了极大的障碍,导致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无法获得有效提高,这对其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应该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并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解题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展开解题能力的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措施主要围绕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展开,这样只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其吸收的效率远远低于主动探索,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出现。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工作中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措施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并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思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研究学习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学生解题能力的改善将会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对数学课堂产生亲近的感觉,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解题习惯,打下扎实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从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运算能力和解答能力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正确计算得到的成就感,理解正确解题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和练习,在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指正,强化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掌握解题和审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中必须要建立厚实的基础,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各类问题。对教师而言,需要深入的研究课本内容,对其中的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并能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关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同时高中阶段的知识在难度上有很大的提升,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主要矛盾,从而促进自身的解题能力提升。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基础知识的训练为核心,并以引导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达到解题能力锻炼的目的。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倘若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逐渐丧失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自主意愿。同时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上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的与椭圆相关的图片进行课堂展示,如“哈密瓜、肥皂、珠宝、橄榄球”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在此之前务必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提问学生“大家认为的椭圆是什么样子?”借此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个人认识,结合图片内容进行相互印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椭圆的特征和特点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然后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比如:在讲解“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点P(X0,Y0)在椭圆外,是什么公式,如果点P(X0,Y0)在椭圆上是可以列出什么公式,那么如果点P(X0,Y0)在椭圆内是什么公式。”借助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关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椭圆与点的位置关系。
      除此之外,讲解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不管是相交,还是相切或者是相离,直观的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直接在头脑想象,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三)培养探究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探究意识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源动力,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为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及其自身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学习小组,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其各尽所能,积极的展开思维的拓展与发散,于讨论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相关的合作探究教学。首先设置一个讨论话题,如“小明拿出一张纸,然后不断地进行折叠,并观察这张纸张在折叠之后可以达到的高度?”接着将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问题的探究。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有小组直接用纸张进行试验,并不断的对高度进行记录;有小组认为教师出这道题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不断折纸记录,肯定是为了教学设计的,于是类似的小组成员开始根据前面教学的等差数列展开联想。与此同时每个小组都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在小组内部学生也脱离了教师的压力,表现的更加自由放松,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探究过程变得异常激烈。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教师鼓励每个小组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合理的引出等比数列的知识。思维拓展很多时候就是在小组合作中实现的,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研究的机会,在相互之间的思维地碰撞中激发其创新的思维意识。最终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等比数列知识对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也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在未来的问题解答中快速的反映出来。
      结束语
      综上,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高中生而言,掌握良好的解题能力能够帮助自己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获得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但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以题海战术为主,以量改质的教学措施最有成效,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多变的题型也让学生感觉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重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展开解题能力的培养工作。
            本文系贵州金沙县金沙中学2021年校级小课题《高考复习备考小专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联)设计与实施研究》(立项批准号jzxkt2021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生活化思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路径[J].卢杰.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1)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路径[J].安志旺.试题与研究.2020(31)
      [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顾德良.中华辞赋.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