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姚亮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
        姚亮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 ?734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融入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的呈现给学生以便于理解。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推动教育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初中数学;整合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将教学与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相融合,是当今教学发展的总趋势。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灵活,将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的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且合理的融入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促使其提升教学效果。
一、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客观、系统的分析课堂教学的表现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课堂都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教师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来主观的分析学生的想法以及听课的状态,并采取适合的引导。这种方法的不足是缺少客观科学的分析,分析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不能完全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变化。
        (2)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学科,加之其学习的内容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以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体,会导致课堂氛围很枯燥乏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便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长时间累积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不懂的问题也就积越来越多,最后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不能很好的将板书与数字化教具相结合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板书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首先板书是整堂课教学重点的集中体现,可以将整体知识点清晰且充分的呈现出来。另外板书也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路,吸引学生的专注力,清晰的了解课堂的整体思路。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运用数字化的教学形式时,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板书不能长久的保存下来,这对整体课程的教学缺少联动性,是教学的一个弊端。当数字化的教育模式融入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时,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导致不再使用板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变换屏幕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上一味的盲目接受知识的传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1】。
二、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与数字化的教学相融合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环节,可以充分集中学生的专注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本身就是相对枯燥的学科,所以在创设教学环节时教师要以互动为主,打破传统数学的单调枯燥,通过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件呈现给学生天平的图片,然后通过提问天平的特点?如果将天平的一端取下一定的克数,那么要想使天平依旧保持平衡状态应该怎么办?通过引导学生最后总结出:要想使天平保持平衡必须两端同时加上或取下相同的克数,然后通过等式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引入方程的教学。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知识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2】。
        (2)数学课件的设计要依靠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由于初中数学相对来说知识较多,内容较复杂、抽象,在教学时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靠多媒体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首先要注意的是课件内容要合理分配,要使课件整体呈现出来时是清晰、简洁、明了的,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出哪部分是重点知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新颖丰富的内容,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但是有些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过于追求内容的新颖,大量的添加内容,最终导致很多内容与教学知识不符,喧宾夺主,最后反倒扰乱了学生的思绪以及对学习知识的兴致。需要注意的是,要依据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学课件的设计时,是通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将本身具有抽象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简洁明了的呈现出来,主要目标是使教学知识具体化,通过课件的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致,从而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提升教学效率。
        (3)教学视频分享,保留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字化资源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创建分享的平台,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展示自己的教学及学习成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通过平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到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充分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共同努力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下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布置,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题通过数字化平台与同学之间进行分享,使学生在互相分享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平台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不同形式的平台交流分享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学习分享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习。通过数字化资源将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分享,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巩固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交流分享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
        (4)课堂互动,实时了解教与学的效果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通过数字化的资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其创设能够与学生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习题通过数字化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接收到完成好后再通过数字化平台传交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及时查看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环节进行反思与完善。通过数字化的资源,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教学环节中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标准,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果,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
        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当的整合,是教育改革基础下新的教育模式。可以将初中数学中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化的融合,转变成简洁、明了、生动的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致,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一平.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7):130.
[2]王玉印,徐晓霞.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6):53-55.
姓名:?姚亮 ?性别:男??籍贯:甘肃张掖??出生年月: 1966.12?职务:教师?职称:高级教师??学历:?大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