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分类讨论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刘得柱
[导读] 解题策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刘得柱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  063000
       摘要:解题策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其中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思维,也是数学中重要的解题策略之一。对此,本文将简要分析高中生数学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分类讨论解题思想的重要性,提出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分类讨论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在高中解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不等式、几何以及函数等方面都会涉及到分类讨论思想。高中数学题型较多,通常情况下学生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遇到的问题中也会涉及到多种情况的重合,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整合分析处理能力,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整合处理,划分出多种可能情况。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分类讨论的策略。
       1高中生分类讨论解题现状
      高中数学解题中,学生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解题效率低下。首先是学生分类讨论较为混乱。在进行分类讨论时,学生不知道按照什么标注与要求进行分类,分类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按照已知条件的要求,导致分级分类时存在取值范围不恰当的问题。同时由于步骤书写不够规范,导致学生的解题思路较为混乱。有些学生甚至出现逻辑混乱,将结论当成已知条件使用,或者将未知条件作为分类标准。另外,部分学生在分类讨论时不习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检验,导致得出没有意义的结论,致使解题错误。同时在讨论时还容易出现讨论不完整,论述不清晰等现象。以上学生在分类讨论解题中存在的问题,都表明学生没有正确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化整体为部分、化繁为简的能力。
       2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意义
      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解题技能。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在严谨的分析下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问题解析,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这一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解题效率,让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也有规律可循,做到化繁为简,将复杂的问题以部分细节为划分,分步骤分级进行讨论,按照已知条件或者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完整且有效的答案。总之,分类讨论十分有利于高中生的数学解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3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分类讨论策略
      3.1重视分类讨论原则及对象
      在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需要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的内容,随后才能有针对的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练习。分类讨论思想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发现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将整体的问题细分化,分类进行讨论处理。在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重视对分类讨论原则和对象的教学。传统解题技巧教学时,教师过分注重及实践技巧教学,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相关的解题模板,一旦题目较为新颖,学生就难以下笔。

对此,在解题教学中融入原则及对象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解题思路。
      分类讨论主要有三点原则,即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分类逐级进行、同级互斥且不得越级。这三点原则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解题方向,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能够有效按照以上要求进行处理,以免学生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出现分类情况不明确,讨论重复,或讨论情况无意义等。分类讨论的对象有很多,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所遇到的题型往往属于综合型,在处理综合应用题型时,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高三学生高效复习。
      3.2归纳相关的解题方法
      在对学生分类讨论的解题教学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总结归纳出相应的解题方法,以专题讲解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认识。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清楚分类讨论的原则和对象后,可以开始着手对解题步骤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脑海内形成较为完整的解题框架。分类讨论的步骤主要有五步,首先是要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什么内容进行分类,这一要通常与题目的设问部分相关。第二是确定分类的标准,即在什么要求下进行分类,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问题,几何图形的位置问题等。第三是对分类内容的解题书写,第四是对分类讨论结果的检验,最后是对分类讨论整体结果的归纳总结。以上步骤中,教师需要重点强化最后两步,即检验与结论部分。不少学生在分类讨论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辛苦得出结果后却不加以检验,导致分类讨论的结果中可能伴随着一些问题,如结果与题设取值范围要求不符,结果不具备实际意义等。分类讨论需要学生细心、耐心,只有做到仔细认真,配合相关的解题方法,才能做到准确解题。
      3.3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解题教学必然离不开实践练习,在对学生分类讨论思想应用能力的培养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讨论,列举例子由浅入深。例如:求|x-7|>10时,学生能够根据绝对值的定义与不等式的定义进行有效分类。教师随后可以列举几个复杂的例子供学生思考,如:|x2-5x+9|>8时,就需要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的理解。在不断的引导实践下,教师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分类讨论思维,实现高效教学。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分类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处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类讨论的解题教学时,需要注意归纳相关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并在不断的例题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时分类讨论的能力。总之,教师需要不断注重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接受良好的解题技巧教学。
      
       参考文献:
      [1]代锦春,钟良宣.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2):106-107.
      [2]耿德伦.分类解题,各个击破——分类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6):79-80.
      [3]张梅.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策略[J].中华少年,2020(14):18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