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探索地理奥秘——以红色桂林研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林国胜
[导读]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党和国家牺牲生命的先烈们
        林国胜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528400)
          
        摘要: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党和国家牺牲生命的先烈们。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一场决定党中央、红军生死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这一仗,以数万红军壮烈牺牲换来战役胜利。“五一”小长假,笔者带领家长和学生进行了一次红色研学旅行,来到位于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纪念革命先烈,追寻红色记忆,并沿途探索地理奥秘,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红色桂林   研学   地理奥秘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 ,国外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朴素教育思想,其实它就是研学旅行的雏形。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1]
        这几年,我们也一直思考学生地理研学的开展问题。近期,利用“五一”小长假,我们组织一些学生和家长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进行了一次红色研学旅行尝试,活动很成功!
         一、红色桂林研学设计背景与准备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笔者和一些学生家长想通过一些研学活动让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同时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素养。而研学的深度体现在研学点的选择及其研学点的价值上,经过研究对比,将红色研学时间定为“五一”小长假,目的地定位为4月25日上午习总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时曾来到过的并向烈士敬献花篮的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码头、渡口等地。
        确定了时间和研学点,我们开始着手相关的准备工作,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资料,思考了解几个问题:
        1.上网观看电影《血战湘江》。
2.广东中山市前往湖南道县、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兴安县界首渡口要经过哪些市县?请你规划一条合适的线路。
        3.桂林市兴安县灵渠运河开凿有何意义?
4.桂林市有哪些你喜欢的美食?
5.世界闻名的桂林山水是什么地貌类型?如何形成的?
6.桂林市乡村为什么能盛产柑橘?
二、研学活动的开展
    2021年4月30日凌晨,我们2位指导老师和5位家长、15位学生开启了红色桂林研学之旅。虽然高速路拥堵,走走停停,我们还是按原来设计线路并结合导航提示,走广东中山——佛山——肇庆——清远连州——湖南永州市蓝山——宁远——道县——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线路。在行进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小长假期间沿途拥堵集中路段,让他们从地理角度思考原因。
第一站: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先烈
        上午10点多,走了600多公里,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进入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我们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烈士凭吊广场默哀,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园内湘江战役纪念馆,听解说人员讲解湘江战役历史,参观馆内湘江战役文物。之后,在湘江战役纪念园空地解密验证学生们心中疑问。教师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小结:1934年11月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红军战士为什么这样英勇无敌?因为他们有革命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战士这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我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
         师:这一战是事关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没有这一战,就可能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人民解放军军史就要改写,你们理解吗?
        学生:理解。
师: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新中国建要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第二站:兴安县-----追根溯源,探寻灵渠运河奥秘
        5月1日下午2点多,我们来到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参观红军长征中央军委纵队渡江指挥部旧址、界首渡口、红军街、光华铺阻击战古战场等文物遗址,缅怀革命前辈。
        当晚,住兴安县城。


        5月2日上午我们来到沟通长江、珠江水系,连接湘江、漓江河流的灵渠古运河,感受运河之美,工程技术之妙。
        游毕,师问:谁来总结灵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学生:一、在航运方面,它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成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边疆巩固、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以及与域外文化的联系。二、在农业引水灌溉、防洪排涝、漓江补水,以及为两岸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方面也有极大的作用。
        第三站:吃桂林米粉,游桂林、阳朔-----探饮食、山水之奥秘
    离开兴安,5月2日中午我们驱车来到桂林城区。找了一家正宗桂林米粉店,大快朵颐。
吃毕,师问:谁讲讲桂林米粉的故事?学生七嘴八舌讲了桂林米粉的美妙和桂林米粉的传说,学生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研学品美食,饱口福还长知识了!
午后,我们游桂林山水,望象鼻山。
   在进入景区之前,我们给学生发了一张表,让学生在景区的时间完成表中内容。
         表: 桂林山水风景区思考与实践内容
问题    必备地理知识    方法
风景区名称由来        查资料 观察
风景区地貌类型    必修一第四章地貌    考察
岩石类型、成因    必修一第四章地貌    考察
植被类型    必修一第五章植被    考察
景区开发价值    旅游地理    查资料  考察
        在桂林山水景区,学生带着问题边游览边记录边思考,对课堂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景点是象鼻山景观,远远望去,象一头大象吸水,栩栩如生,真是天下之奇观啊!
        下午5点多,我们驱车来到离桂林城区50多公里的阳朔,入住已订的民宿,次日上午考察同属喀斯特地貌的阳朔山水。“阳朔山水甲桂林”名不虚传啊!
第四站:柑橘水果之乡---名动天下,探寻乡村发展奥秘
        在来桂林之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功课,网上查找资料知道到桂林是“柑橘之乡”。从灌阳、全州、兴安、阳朔等县公路沿途也看到,这里大量种植甜橙、沃柑、蜜桔等柑橘类水果,且知道这里所产柑橘,果大形美、色鲜皮香、果肉饱满、晶莹多汁、酸甜适中,营养丰富,柑橘的产量和产值都很高,2020年已经达到了十亿多元的产值。
        桂林各县为什么种植这么多的柑橘呢?学生从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的头头是道。看来准备工作做的不错。
        地形:桂林山地地形为主,低矮的山地不太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但更适水果种植。
        气候: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充沛,光照充足。
        水文:灌溉方便,排水良好。
        土壤:富硒土质疏松肥沃。
        社会经济: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政府重视,实现村村通硬底公路,帮助发展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开发网上销售平台,柑橘远销各地。
        师总结:桂林农业的发展,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前几天在广西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样桂林乡村一定能振兴,桂林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更大的提高。
        回程途中,我们还看到公路两旁还种植罗汉果、葡萄、柿子、荔浦香芋等果蔬,特意停车,提问了学生几个果蔬种植的相关问题。
         三、总结
        5月4日,我们完成研学旅行,按计划沿阳朔——荔浦——贺州——梧州——广东云浮——江门线路,顺利回到中山。
        此次研学,时间四天,行程紧凑,但我们追寻红色记忆,研究长征历史、了解灵渠、感受桂林文化、欣赏喀斯特地貌、考察桂林果蔬种植,让学生在旅行体验,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的实践。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今天,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仅靠知识获取的方法、技能、手段的培养,很难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也无法满足新高考评价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要求,这就需要师生深入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模拟实景课堂。
        老师利用五一、国庆、暑寒假等组织家长、学生一起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展研学,分摊费用不高,安全有保障,易操作,此活动方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2016.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