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宫秀刚 王信玲
[导读]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宫秀刚  王信玲
        山东省惠民县魏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班主任需要履行的基本义务。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有利基础。为此,班主任要建立精细化学生档案,与学生深入沟通交流,利用语言艺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倡导学生自治的管理理念,将这一理念“润物无声”地落实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并且要科学组织好班干部团队,最后要尊重善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耐心。让我们一起在班主任的精细化班级管理中“静待花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一、形成学生自治的理念,合理驱动班干部团体
        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也应该成为主体。“堵不如疏”,若强制压抑学生的天性,会让学生感觉到在校学习不快乐。小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来源就是兴趣与快乐。学生自我管理会让学生感受到自由,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学习是为自己”的心理暗示。当学生认为自己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此时学生的集体意识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自治的理念能成为孩子真正的内驱力。按照传统的管理习惯,班主任并没有形成学生自治的管理理念,虽然也会组织班干部团体,但是大多数都是摆设,并不会真正让班干部做些什么,最多就是收一下作业。这样学生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集体意识也就很难有效培养起来。在精细化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品质、行为、意识、成绩等多个方面加以管理,其中的意识、品质、行为管理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为此,班主任要倡导学生自治的管理理念,科学组织班干部团体。
        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然后选择班干部。班主任可以先观察学生一周,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学生之间有一个彼此熟悉的过程,之后选择几名学生作为班长候选人,让学生投票,自主选出正副班长,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选择出其他班干部。接着班主任向全班学生讲明班干部的责任与义务,即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维持班级纪律。对于不服班干部管教的学生,班干部可以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由班主任出面解决。班干部需要各司其职,为集体服务。为了让班干部对自己的权限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管理条例打印出来,展示在展览板上。班主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与班干部进行详谈,使其更为细致有效地管理班集体。为了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可以制定班干部轮换制度,对于在任期内管理不善的班干部予以免职,管理较好的班干部可以连任。这样班干部才会有危机感与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治的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驱动班级干部团体工作的精细化。
        二、创建精细化学生档案,正确把握学生发展变化
        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管理学生。班级是个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那就不是精细化管理而是粗犷化管理,并不能够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创建精细化学生档案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种精细化档案与传统的学生档案不同,其中的内容更加细致,不仅要记录学生成绩的变化,而且要记录学生思想品质发展的内容。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各科成绩以及学习状态进行档案记录,利用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学生一个月来的变化,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要进行重点记录和更为细致的分析,在课堂教学时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


        精细化管理学生档案能够帮助班主任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不同时间段档案的对比,了解学生出现变化的时间点,有利于选择更好的方法管理学生。通过档案中的评价内容,班主任不仅对于学生性格的了解更为清晰,而且有利于日后选择合适的语言与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使得管理效果事半功倍。
        三、培养良好师生关系,建立与学生深入沟通的机会
(一)班主任要寻找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是在班会时,也可以是在自习课上,但不是让小学生随意说话,而是精心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班主任要有技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就像朋友一样,让学生敢于在班主任面前展示自己,以便深入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沟通中潜移默化地予以纠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情绪,要学会掌握语言艺术,与学生耐心细致地交流。
        四、尊重每一名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管理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有差异的。部分学生可能一开始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或者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并不好,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教师要多关注成绩不好的后进生。对于这部分学生,班主任在管理上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班主任在“静待花开”的同时,要尊重善待每一名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个别学生可能会贪玩好动,影响课堂纪律。班主任在管理这部分学生时,先不要着急斥责学生,而是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静静地听,慢慢地聊,询问其生活及爱好。若学生喜欢积木,班主任就创造合适的机会,准备好积木让学生玩。在此过程中制造干扰因素,让其他学生去干扰他,将其拼好的积木拆开或者推倒,如此反复,直到该生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后,班主任出面阻止其他学生的行为,借机向其说明教师讲课时,被课堂上说话或做小动作的学生干扰,当时的心情与其是相同的,让其记住这种感觉。此时学生会更加了解自己当时行为的错误。这样的管理方式要比直接怒斥学生有效得多。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只要犯错,都要给予同等的处罚,不可偏心。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班主任的权威,促使学生更加愿意听从班主任的管理,真正做到有效管理。
        结束语
        综上述,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管理者,是除学生的父母之外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与评价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做好引导者,让学生在校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在此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让小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主动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为此,班主任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班级的精细化管理,让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鹤.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J].现代交际.2020.(05):186-187.
[2]刘惠琼.精细化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简析[J].读写算.2020.(05):47-48.
[3]朱秋萍.加强精细管理,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建设[J].散文百家.2019.(08):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