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顾晓敏
[导读] 德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顾晓敏
        上海市毓秀学校     上海市      201700   

        摘要:德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底线与基本。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完善的个性、塑造学生积极的思想,使得学生能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原则的人。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新课程改革

1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正面激励效果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界一直提倡的,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是当代教师应当关注的课题。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苛责与训斥,一味地通过语言向学生施加压力很容易得到“物极必反”的结果。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选择最为合理的沟通方式,给初中生带来更加优质的体育课堂体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与自尊心,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认同,进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这样学生才会在正向激励的影响下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这不仅可以降低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压力,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构筑更加坚实的心理防线。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客观条件,并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认同。对于一些不喜欢体育锻炼或自身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课堂锻炼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就以篮球运动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对于身体协调能力强或者已经接触过篮球运动的学生来说,这项任务十分简单,但对于从来没有打过球的学生来说,单手上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调整任务目标,将“命中篮筐”改为“砸中篮板”,使这部分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鼓励,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将难度提升到正常水平,最终学生发现自己只要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曾经无法做到的动作,这种发现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地参与到今后的体育锻炼中。
2 德育教育结合体育课教学目标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结合德育教育,这个过程当中可以首先结合具体课本教学目标展开创新尝试。其中一些体育教学目标,可以跟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并且保证学生的学习和长足发展。这种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长。在教学重要找寻合理的教学训练模式,探索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教学形式。
例如:在《田径》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坚韧美德。田径运动包括很多项目,这些田径项目在运动当中需要学生的耐力和韧性。其中坚韧的品质是重要的美德。初中学生正在学习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大品质建设。其中针对学生坚韧品质的建设,需要学生确立起一定的抗挫能力,才能够敦促学生更加长远的成长与发展。在田径项目的技术教学活动当中做更加长足的训练,优化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中田径训练的综合开发当中,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逐步提高整体坚韧品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教学活动的综合调整和拓展,确立起学生的良好品德。


3 尝试情境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效
        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设置教学内容,不超纲,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按照初中生认知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运动融合在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堂之中,便于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同时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更有胜者,会故意做出违法道德纪律的事情以彰显其个性。因此,体育教师要把握住班级、校园群体活动的关键时期,以每学年举办的运动会为例,体育教师往往会提前一段时间从班级里选出有意向报名的学生参与各个项目,并安排课余时间佐以辅导,在辅导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大家正确的发力、运动姿势和运动技巧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目前的奥林匹克运动故事和自身的经验告诉学生比赛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培育公平、公正,友谊为先的比赛价值观,长期以来,也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成为有勇气、且正义的优秀人才。
在日常室内体育课中,教师也可以渗透一些体育比赛规则类的内容,如通过播放《奥运会的起源》、《体育世界》、《实况录像》等视频内容,由教师定格讲解,让学生了解重大体育赛事的演变和竞赛规则,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文明的发展和起源,开阔学生的体育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对室内体育课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渗透体育健康安全教育,比如设计一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险情,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自助技能或知识脱离危险。
4 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古人曾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挫折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挫折中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不同类型的挫折情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特殊的自然环境开展挫折教育。例如在冬季,学生因为畏寒不喜欢去户外参加体育课,这就是学生自身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一种表现。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做好防寒措施,然后一起来到户外上体育课。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热量就足以抵抗外界的严寒,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并使自身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定。而在下雪的地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打雪仗等方式与学生畏惧的“寒冷”亲密接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开展挫折教育。以长跑运动为例,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耐力跑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令人畏惧的事情,而且长跑本身就对学生的爆发力、体力与耐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些在起跑时冲在最前方的学生往往不能坚持到终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长跑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体能相同的两个人,往往也会因为意志力的不同而跑出截然不同的成绩,对于那些没有坚持到终点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只需要坚定自身的意志,就能够超越自己的对手。
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些体育明星历经挫折、超越自身的故事。就以广为人知的邓亚萍的故事为例,在平均身高165cm以上的乒乓球运动员中,身高只有155cm的她天生就面对着必须面对的巨大困难,但她依然直面挫折,开发出了专属于自己的乒乓球打法,最终为我国赢得了十几个世界冠军。学生在了解这些名人故事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改变。
5 结束语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育对人才培育提出了身心方面的双重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体育锻炼走出课堂,进入实践,锻炼强大和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快乐积极的环境之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树立和培育完善的人格。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立足于时代潮流下做出的育人选择,对于体育教育向前方法意义匪浅。
参考文献:
[1]张雪芳.探析初中体育教学结合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C].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集.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2021:814-818.
[2]邓栋卿.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途径[J].吉林教育,2021(10):67-68.
[3]杨锋.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J].新课程,2021(1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