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浚瑕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内容摘要:近几年,我们参与了武侯区群文阅读课题组,致力于“思维进阶的教学范式”研究。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有助于老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思维的进阶。目前,我们摸索出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实施和思维进阶的基本范式,总结出了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任务设计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1.合理性原则;2.目标明确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层次性原则;6.阶梯性原则;7.综合性原则。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思维进阶;基本范式;基本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执着地在群文阅读教学之路上探索,致力于“思维进阶教学范式”的研究,期待有更多的发现与感悟。目前,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我们发现,“任务驱动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有助于老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思维的进阶。
何为“任务驱动式”教学呢?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倡导“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主要教学环节一般有四个:创设情境,确定任务,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下面,我就以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教学课《乐游成都》为例,来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堂实施和思维进阶的基本范式、“确定任务”的基本原则。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实施和思维进阶的基本范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环节本身就体现了思维进阶的过程,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只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思维进阶路径、思维进阶方式等细节上进行调整,就可以了。下面我就以曾经展示过的《乐游成都》一课为例,以教学环节为序,具体谈谈“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堂实施和思维进阶的基本范式。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形象和直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乐游成都》一课的教学中,一开课就创设了这样的的情境:有一位诸葛老师要到成都来旅游,我们一起为她出谋划策,设计攻略,让她乐游成都吧!
这样的情境创设,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使整堂课都统领在一个学习情境中,也能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任务投放”环节。此环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提取信息,此环节的思维层级为“辨识与提取”。
(二)确定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确定任务”是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要根据创设的情境,确定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这时,“任务”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任务”将统领整堂课的学习。所以,教学者有必要思考:投放的“任务”能否吸引学生去通过阅读、思考、探究、合作来完成?投放的“任务”是否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策略和路径?投放的“任务”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通过完成“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取、分析、比对、整合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思维的进阶,此环节的思维层级为“比较与整合”。
比如,我在《乐游成都》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任务:为诸葛老师设计《乐游成都攻略》。不过,这个核心任务,我们是分组、分步骤完成的。我先投放小任务:将“攻略”分为“衣、食、住、行”几个部分,各小组抽《任务卡》决定任务的分配,四人小组一起完成一张《任务卡》。各小组完成《任务卡》并在全班交流分享后,再投放“核心任务”:把各组的成果综合起来,合作完成《乐游成都攻略》。这样把核心任务进行分解,分步骤完成,任务难易适中,学生不会望而却步,更愿意迎接挑战。
(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此环节,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在此环节中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阅读、思考、探究、合作,从而完成活动任务。此环节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环节的思维层级为“应用与创建”。
比如,我在《乐游成都》一课的教学中,在上一个环节投放了《任务卡》后,这个环节就指导学生,根据《任务卡》选择相应的文本进行仔细阅读,认真研究,然后小组合作制定出合理的“攻略 ”。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发展,学习兴趣得到了呵护。
(四)效果评价
这个环节既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评价与反思的能力,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思维的进阶,此环节的思维层级为“评价与反思”。
比如,我在《乐游成都》的教学中,前面几个环节创设了情境、确定了任务、指导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后,这个环节,就要展示并评价学习成果了。展示小组成果,学生们都非常积极,我们就按《任务卡》把学生分为“行李组”“住宿组”“出行组”“美食组”,分别上台展示。此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展示、评价、反思、调整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了思维,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进阶。
二、确定“任务”的基本原则
我们可以看到,“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核心内容,就是老师投放一个个的学习活动任务,指导学生去完成,在学生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可以说“确定任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核心环节,所以,“确定任务”环节中的“任务”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般来说,“任务”的设计,我们要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一)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指是学习活动中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设计的任务要难易适中,太难了,学生望而却步,不愿参与,太易了,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确定任务时,要遵循“合理性原则”,教学环节才能更好地推进。
(二)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说老师投放的任务,要具有操作性,便于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方式来完成,还要便于分享和展示。样有利于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指我们投放的任务要兼具基础性、发展性、开放性几个特点,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活动中来。如果投放的任务只针对某一层次的学生,容易导致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学生参与度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任务”才具有“层次性”,是有价值的。
(四)阶梯性原则
“阶梯性原则”,就是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的核心任务分解或分级,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决定采用哪种方式体现“阶梯性原则”。总之,遵循这条原则,就是尊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会使教学目标更易达成,课堂效率更高。
以上就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堂实施和思维进阶的基本范式,以及在确定“任务”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赵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9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