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 王俊丽
[导读] 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发展的根本需要
        王俊丽
        山东职业学院,济南,250000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发展的根本需要,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创新能力对于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通过提高学校教学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对提升教育创新能力的机制展开研究,从学术创新研究机制、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动态化分类管理机制、政、校、企三位一体机制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以期高职院校的教育创新能力得到强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创新能力? 提升机制
         为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最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教育阵地,为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务必要重视教育能力的提升,学校具备教育创新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提升教育创新能力的机制,有助于优化教学质量,让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1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现状
        1.1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的过渡时期,新旧教育观念同时并存,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的地位。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也只是像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对于一些实践的内容也只能是以理论的形式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模仿、简单的记忆,这种学习形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2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众所周知,技能型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是理论和技能并重,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由于学习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片面的理解学习课程的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致使学生大多也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切身的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也不高,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1.3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在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里面,有很多的老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就进入了高职院校任教,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而且有不少教师也不愿意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无法很好的完成实践的教学任务。所以,也只有教师具有了较好的实践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已有的实践知识指导学生,使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
        2 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很多的教师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老师要通过到企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校企合作的方式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习实践,也可以充实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边学边教,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并且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知识,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和企业合作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学校和企业互通有无,达到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教育要时刻保持先进性和创新理念,这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专门机构,要与时俱进掌握行业内最新技术、工艺和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开展校企合作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实践实习,学生可以亲自接触到社会基层工作,参与工作岗位的工艺流程,以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接触实际工作案例的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很好的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为学生进行入职前的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学生能够真正的进入社会,体验到与人相处搞好关系的重要性,更好的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来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3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的有效措施
3.1鼓励学术创新研究机制
        高职院校对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崇尚学术自由研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学术研究。教育创新决不能让模式化个性覆盖主体个性,提倡教师充分发挥创新个体意识,推动个性化创新。在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培养体系上存在限制学术自由的缺陷,如高职院校官本位的体制和传统科研体制,都影响到教师的学术研究自由。高职院校当前首要任务在于对培养理念的创新,需要尊重教师个性化发展,给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環境。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着教师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高职院校要主导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研究所,让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开展科研项目。教师利用研究所平台,可以实现自由学术研究,进而提升教育创新能力。
3.2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生力军以及主导力量,要根据高职院校发展规划,尊重培养人才的规律,引导青年教师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利用社会资源,让高职院校在专业上的发展道路得到拓展。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针对青年教师完善培训机制,让其教学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要选拔多个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参与培训活动不少于20次。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可以有效让学生更加熟悉岗位,提高其教育创新能力。
3.3动态化分类管理机制
         为了提高教师创新动力,要重视管理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通过管理手段引导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形成动态化分类管理机制。高职院校需要将提高教育业绩作为管理核心,根据教师岗位,推动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要从期末考核变成阶段性考核,转变考核方式。将校内教师划分成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教研教师、导员、企业兼职教师等多个分类,对不同分类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高职院校分成月季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层次,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将通过报告形式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能力分析报告,让教师可以根据报告进行改进和提升。
3.4构建政、校、企三位一体机制
         教育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联系政府部门和对口企业,建设协同教育机制,提高教师整体教育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可以选出行业专家作为专业负责人,带领企业技术人才走进校园,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和技术人才、企业专家充分交流,在思维碰撞下激发教育创新思维,提升教师教育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浙江省高职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理念,依据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情况,整合浙江省制造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高职院校,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以及双师培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同时,为教师培训提供资源支持[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民营企业实践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师和企业师傅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展开教育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体系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工作岗位实践,提高专业经验。为满足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育能力,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在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下,高职院校教师也能深入行业中,丰富自己的见闻,扩大教学资源,让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提升教育创新能力的机制,包括鼓励学术创新研究机制、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机制、动态化分类管理机制、政、校、企三位一体机制。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整合教育资源,让政府部门和企业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的能力,并重视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金星;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季红芬;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0年4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