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就业劳动的影响和政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 贾静蓉
[导读] 1950年,图灵于论著《计算机器与智能》。
         贾静蓉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116620
                             
         1950年,图灵于论著《计算机器与智能》。这位人工智能之父最先把人工智能拉入了大众视野。相比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解放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双手,他们开始具备思想与学习能力。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兴起被称为第四次科技的核心驱动力,正掀起一场全球性的科技浪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社会形态与劳动关系。甚至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这对于当代的任何一位劳动者都是不小的冲击。
         一、人工智能对于传统劳动力的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的发展进步,它对命令的接收程度,完成工作的灵活性都意味着他早已不同于机器这一概念所属区域。机器学习技术被视为是衡量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基于现在的技术,目前可大致区分为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大层次。浅层学习意味着我们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人工智能尚且只能按照已经设定好的程序完成人类的生活所需。他们不具备同人一般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而可以进行深层学习的人工智能,他可以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自己进行更新换代,模仿人类上脑,比如当年名震一时的阿尔法狗。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但不必担心的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尚不会出现黑客帝国的高等智能人,他们并未完全脱离人类的掌控,拥有独立思想。应当归属于机器的范畴。
但是,人工智能不可否认在一些领域已经成为超越人类的存在。因为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冲破人类的生理限制。当前的人工智能已经在劳动等方面展现了它相对于人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不需要休息,不会出现基础性的错误。可以说在已经知识层面里面的准确性和效率要远远高于同等级的人类。在医学方面,垂直领域的图像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经可以完成患者对医疗的基本需求。大大节约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检查并给予解决方法。人工智能凭借大数据库、区块链等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客户信息获取,理财风险评估,售后服务等工作,人工智能能运用数据库极大效率完成对应工作。因此作为数据和信息的为基础的职业,是最先最全面被人工智能所渗入的。人工智能也体现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智能家居,电子宠物,网上购物等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深入。人类开始习惯甚至是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存在了。
         二、人工智能对现存传统劳动力影响
对于部分人群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在这里信息可以共享,知识可以学习。有助于他们提升自我。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人工智能的存在占有了原有的劳动资源,导致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口剧增。

 (一)人工智能带来的的机遇
         1.新的劳动形式,就业机会。随着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对于劳动者其实是一种机遇。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往的所需,刺激产生众多的新型工作。社会分工精细,集约化程度增高,劳动者打破了原有的对于雇佣者的依附关系,最大限度优化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身兼多职,在家办公。一些身体残缺人群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使劳动力充分就业。2.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机器逐渐替代人工,自动化技术全面普及。在大势所趋之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必将创新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除了生产领域外,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人工智能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力而存在,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按照应用速度的不同,基于人工智能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每年可为中国贡献0.8%~1.4%的经济增长。



    (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劳动者带来的挑战
         1.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他可以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人所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作为机器的衍生版,本身就具备人类望尘莫及的优势。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有近49%的工作岗位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这些被取代的劳动资源,大多是廉价的体力劳动。而那些需要创新性思维和过硬经验的职业,尚没有太大的影响。2.就业难度增加,人工智能相比于人类,工作周期长,消耗少,不受劳动法所保护。因此企业更愿意购买机器替代效率相对低下的人工。因此这些单一的体力劳动被取代完全是大势所趋。为了不被机器所淘汰,就要求劳动者拥有更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拥有创造性,完成人工智能所不能完成的工作,避免被取代。3.收入差距拉大。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发展,那些拥有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大限度的抢占市场,获得优先资源。而原有的手工业体力劳动者,随时面临被取代的风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方面的深度应用,将会使得劳动力市场形成“工作极化”,进而导致“工资极化”现象,两极分化在各个领域广泛存在,拉大了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差距,引发失业潮,社会稳定面临严峻考验。

    三、对于应对人工智能大趋势的建议

  面对人工智能的大趋势,国家企业个人要通力合作,打破传统劳动规律与思维。共同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一)企业层面
         1.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坚持国家政策引领,分担国家对失业人群的压力,不能单单为了利益而引发社会动荡。2.企业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就业率,积极开展新技术对就业岗位替代的监测与评估。企业应从自身定位出发,找准人工智能和传统技术的结合点,合理使用智能技术。结合企业特点,以新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升级劳动力结构。帮助员工顺利转型,形成共赢局面。与高校达成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培养更多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劳动者层面
         劳动者应从自身出发,学习新型的知识,充实自我,避免淘汰。1.充实自身 劳动者应当提升自身技能,由常规劳动向复杂性劳动进步。最新的大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的取代是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推进。如清洁等工作被取代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医生。正如前文所说,人工智能尚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暂时不足以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的职业产生威胁。2。避免恐慌。劳动者还要重点学习一些机器不能具备的,如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以便提升自己的智力资源价值。应对失业危机。部分职业如传教士,老师等需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的科学技术,更需要的是人文关怀。因此,劳动者自身应当提升自己,相信自己,不必过分恐慌,否定自己,否定人类。对未来充满期待。3,。做好规划 人工智能的进步,意味着传统的职业观念和就业前景已经过时。随着新型职业的出现,劳动者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最大限度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紧跟时事,充实自身。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应该携手共进,完善自我,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三)国家方面
         1.传统劳动者方面,在大力鼓励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应给予最基本的保障。保证低端劳动力在对应工作方面的就业率,遵循迅速渐进的过程,逐渐替代这类职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当对于失业人群给予失业补助,帮助其度过难关。在失业期间,学习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的以工代赈,安排义工工作,保证其收入。稳定社会。国家应当安排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种学习其他相关技术与职业技能,保证他们能够再就业。2.在未来的教育方面,国家应当引导和鼓励教育部门加大对智能方面的教育,鼓励培养相关人才,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再发展。加大其在教育中占比。应对不同的需求,为社会提供相关的技术、管理、科研型人才,避免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贾静蓉(2002-),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文登市,本科在读,单位:大连财经学院,研究方向:劳动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