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融合发展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路嵩
[导读] 融合出版是当下出版的新理念,可什么是融合出版,不同的
       路嵩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融合出版是当下出版的新理念,可什么是融合出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本文以心理学为实例,简要阐述如何在心理学中运用融合发展这个概念,希望对大家所有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融合发展  心理学  策略

       提到融合发展,大多数恐怕还停留在各种载体“乱炖”的状态。的确,每个新概念的诞生总是要经历从混沌到逐渐明晰的状态,所以在这阶段,百家争鸣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不在核心概念上保持一致,在内涵和外延上做明确的界定,恐怕争论就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出版”这个概念。我认为,出版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媒体、数字媒体等载体,线上、线下       等围绕载体所出现的状态,还包括从上述载体与状态中延伸出来的、在一定阶段内持续的一种行为。如果这个概念成立,那么我们在基本的内核中就可以接着讨论问题。
其次,之所以强调包括但不限于,是因为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总是有限的、不准确的,曾经有一段时期大家对电子出版物的概念就停留在数字阅读,更简单点就是停留在了手机之类的客户端上,导致了数字盈利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法增长,甚至到目前为止,对数字盈利模式仍然很模糊,这就是我们在最初将概念固定化,从而导致了思想的藩篱,要知道,概念一旦建构,将其解构也就难了。所以,对于载体,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的思维,为未来随时出现的新事物做准备。
第三,对于概念中所提出的“状态”,那是因为,我们总是将出版围绕在编、印、发三个环节,认为这就是出版       最本质的状态,但是如何看待围绕三者之间我们所从事的其他行为呢?难道它们不应该为出版的内涵所包括吗?不可否认的是,出版如果仅仅围绕在这三者周围,那么出版就无从发展,所以我认为围绕在出版周边的一切人、事物、行为都应为出版所包括,都应包括在内涵和外延中,至于具体包括哪个阶段或者具体哪个概念中,目前没有必要详细界定,只要我们承认就好,从而为下一步做准备。
在阐述完上述概念后,我们就来讨论关于心理学融合发展的策略问题。
分析心理学相关人群,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我国心理学发展较晚,在经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暂停键”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心理学的发展,所以,我国心理学放眼全球,总的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这导致了一个问题: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大部分不是科班出身;对于这类人群,据我的实际观察,大部分对于技术趋之若鹜,对于价格不敏感,比如上两三天的课花几千元是常态,常年奔走于各个心理学培训班,所以,对于图书而言,定价对他们来说基本可以直接忽略,只要是觉得有用,不管实际是否适合,他们基本都会购买。
       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不去分辨本土化是否完成也体现了这个行业目前的状态,对于出版而言却正是好机会。一般来说,人群越精准,营销就越高效,转化也就越容易,只要盯准了这个趋势,并坚持深耕下去一定会见到效果。

更何况,在心理学领域,我们看到更为专业的书籍其实都是引进版,尤其以“万千心理”为代表,我也曾向一些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请教,他们觉得,如果购买技术类书籍,那么引进版更权威——请注意,这又是一个卖点,那就是国内作者对于内容的阐述很少,可引进版最大的问题是本土化不够充分,适合国外的未必适合国内,毕竟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门人性学,是一门研究人心的学科,人性复杂,这也是为什么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样的问题在不同人身上产生的原因也大相径庭。
综上,对于心理学的融合发展,因为字数篇幅的限制,我将简要阐述如下:
第一,心理学是一门繁杂的学科,每年,都会有几百个新概念应运而生,让心理咨询师无暇应对,所以,对于出版社而言,聚焦一个点非常重要。对于出版社来说,可能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缺少既懂市场策划,又懂心理学的编辑,更别提拥有心理学专业从业资质的编辑人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到国内充斥大量的引进版,却不去思考是否适合本土化的原因,无论是对编辑还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尤其如此。当下,我认为聚焦孩子与家庭之间、夫妻关系之间更为实用,这也是被很多媒体通过数据研究所证实,甚至可以说更为刚需。在图书市场上,通过相对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不是鸡汤类的经不起推敲的内容,对读者更为有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专业的东西降维,使之倾向在讲述上非专业化,让读者理解并能立刻操作。
       第二,纸质图书只是载体的一种,我认为,它在目前更多地可以理解为“一扇门”,这就仿佛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工作在“前意识”这扇门前,目的是为了将门后面的“潜意思”引出,从而找出问题的所在。对于纸质出版这扇门,在当下要好好利用——对于心理咨询师的“大咖”们而言,可能没有什么比图书更能阐释自己实力的东西了,原因显而易见,能讲课的比比皆是,但是能出书立说,并禁得起推敲的人可能不会太多;对于出版者而言,当下的技术完全可以通过这扇“门”引流,简单地说,包括但不限于用最直接的方式:二维码,进行引流。
       第三,在纸质图书完成的同时,我们可以着手进行数字化的融合,这里,我所说的数字化包括三方面,前两个方面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纸质图书转化成类似于PDF等各种格式的内容,供各个电脑端、手机端阅读,还有就是纸质图书“听书”化,这些都是常规的操作。我要强调的是第三种,也是区别其他图书的融合,那就是跟纸质图书互相补充,在不同的地方阐述相同的内容,互相操作。举个例子:当我在图书中阐述什么是精神分析时,我通过二维码指向其他数字平台的位置,假设这个位置在喜马拉雅,然后,我将在喜马拉雅阐述如何用精神分析做实操,这样,二者讲述形式不同,却同时围绕一个核心内容,互为补充,读者也不会因为重复而产生购买的犹豫行为。事实证明,对于一些一线的“大咖”们,这种数字微课所产生的效益巨大,对于出版社而言恐怕更是如此,因为这既没有什么库存,也不需要前期巨大的投入,具体的操作策略则根据不同的出版社有不同的操作,在此不再赘言。
       第三,在纸质图书出版的同时,伴随电子化的过程中,如果有可能,还要准备第三步,那就是线上要和线下进行融合。如果大家不太理解,不妨看看小米现在的策略,基本就能明白了。对于心理学来说则更简单,最为直接的一招儿就是定时邀请作者在线下举办讲座。前文已经说过,心理咨询师对于价格不敏感,对于技术痴迷,只要是他们自己觉得有用的,很少去辨别;同样,对于聚焦特定的人群,比如孩子和家庭之间,基础人群的规模就更大。在这篇论文写作之前,笔者特意去观察很多相关培训,价格在两三天的时间都是几千元不等。如果抛去“大咖”们的费用,剩下的利润跟图书所产生的毛利相比,恐怕也不可同日而语,具体的算法我相信各个编辑们自己可以计算出来。
       因篇幅所限,简单阐述到这里。其实,每一点都可以大幅展开,因为在出版过程中必然伴随相关的“大咖”引领流量、电商网店路径的识别、读者购买惯性的培养及线上线下互动过程中社群的形成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小明.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9.
[2] 赵小明. 互联网心理学[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9.
[3] 江涛. 互联网思维3.0[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4] 邢海鸟. 如何出版一本书[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