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下层生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李雪萍
[导读]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李雪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第二小学,  广东 珠海 519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通过阅读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极其看重,面对班级中的一些“学困生”,需要教师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启用新机制,在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过程中保证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跟上班级多数学生的步伐,使教师的阅读教学具有更深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困生
        引言:阅读作为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对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些阅读活动也具有极大影响。对于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学困生而言,阅读活动具有极大的枯燥感,大量繁多的文字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速度。同时由于小学学生年龄问题,课文中一些生词的堆积也限制了学生进步的速度,并且一些教师面对学困生也很少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下文就这一问题列出几点具体观点。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设计单一缺乏稳定性
        以往一些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单一的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通常围绕课本教材展开,没有使用其他的教学手段。这是由于教师常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语文阅读教学,已经从日复一日的课堂中总结了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这些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整体的学习进度,在一些学困生跟不上课堂进度时,这些语文教师很少选择放缓教学进度,通常只是用练习习题以及反复提问的方式推动学困生的前行,而这种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于学困生,甚至课堂整体学生都会受到来自阅读教学的压力,感到阅读学习中具有的枯燥感。同时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规避围绕学困生进行的阅读教学创新,也就意味着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无法总结出新经验,针对学困生展开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将会逐渐生根,阻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学困生对阅读学习兴趣不浓厚
        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逐渐变得明显,学困生对于阅读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而小学学生天行好动,在课堂中往往容易出现不能专心致志投入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极容易在自身与其他同龄人对比的过程中丧失信心,更加严重的还会导致这些学困生在课上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教师的教学效率受到影响,将时间利用到维护课堂秩序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下极不利于阅读课堂的顺利开展,对于学困生而言自身遇到的学习难题不能被有效解决,兴趣的持续降低导致个人阅读能力甚至综合能力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
        (三)师生之间交流互动频率较低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客体,课上以自身的“教”为标准,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的同时很少为其留出发展思维、交流互动的空间。学生在课上很难具有主动举手向教师反馈问题的勇气,在课下更是不敢带着问题寻找教师解决,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远,对学困生而言这种情况更不利于学困生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无法及时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并且师生关系也难以得到维护,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具有负面影响。
        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利于分层教学保证学生能力提升
        对小学语文阅读而言,其本身作为一种学生自身学习为主的部分,要求教师要通过优化调整发现更多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阅读问题,一些学困生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但没有及时暴露给教师,针对阅读活动展开的分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学生,先对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深入了解,并加强与学生沟通的频率。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对分层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让普通学生能够对阅读活动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而学困生对阅读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轻松,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阅读知识,保证班级学生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利于教师调整课堂结构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并作出改善的过程使课堂结构中元素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随着学困生问题的不断增加而发生改变,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被加大重视,课堂中采取的措施就将不断丰富,不同教师采取的手段不同,在学校语文教学小组的研讨中,教师就能够互相交换经验,通过这些新鲜的手段,对阅读分层教学、学困生引导等等问题也就拥有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教师顺利调整课堂结构,有效提升了课堂整体质量。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调整措施
        (一)利用“新媒体”多元化阅读表现形式
        时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突破,新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对我国各个领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助力,针对教育教学领域而言,新媒体技术能够便利教师的教学设计,并且这种新鲜的技术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原本对阅读知识理解困难的学困生通过新媒体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一体机,在其中为学生展示“短视频”平台中关于恐龙题材的作品。比如“抖音”平台中搜索到的BBC纪录片《恐龙星球》,以及其他对各类恐龙身体结构、习性分析的短视频片段,教师从中展示一些精彩镜头。短视频制作者趣味、生动的语言能够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配合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不仅能够让普通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于学困生而言,借助图片、视频理解文字的方式,能够缓解学困生的视觉疲劳,并且将知识点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利于学困生迅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过程既不过于娱乐又不紧迫,保证大多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推动学困生学习知识,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开展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助”模式
        阅读课堂中沉闷气氛的打破需要教师改善整体教学结构,并且针对学困生所采取的措施一定要具有明显成效,而又不浪费教学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采取“生生互助”的课堂模式成为了现阶段教师可以使用的一种有力方法。比如在《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这两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历来被学生认为是非常学习的一部分知识,而学困生针对文言文的理解将会更加艰难,此时教师开展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按照数量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将关于这两篇文言文的核心问题列在黑板上,比如“车胤抓萤火虫的目的是什么?”、“李白遇到的老奶奶向他讲述了什么道理?”等等,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在讨论结束后,小组推选出一位发言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能够让班级内的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带来的优势,从而更加积极的进行语文阅读活动,并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在讨论过程中抛出自己的一些论点,结合课本讲解给学困生,使学困生能够通过同龄人的语言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让教师开展的阅读教学更具成效。
        (三)组织进行阅读内容相关表演活动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目的伴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提出,已经再也不是简单的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而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为主,对学困生而言,阅读活动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那么会让这类学生群体感受不到阅读过程带来的实际益处,以及其中具有的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将语文课文内容进行诠释。在《田忌赛马》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田忌、齐威王、孙膑这些角色分配给踊跃报名表演活动的学生,并且给予他们一定时间进行准备,随后在教室中表演这一故事情节。通过同学扮演角色之间的对话,能够把课本上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进行呈现。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并且对于学困生而言,参加扮演活动能够让自身对该角色具有更深的印象,深入体会角色的人物性格特点,观看则会让学困生降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顺利进行阅读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重视“家校合作”跟踪学生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责任,也不仅限于在教室才能展开,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进度需要被教师格外关注,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在生活中的阅读情况,并且根据家长的反馈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教师可以将符合该年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书籍目录提供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做准备,对于学困生的家长,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多带领学生参与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线下活动,比如走进图书馆借阅书籍、陪伴孩子观看文学类的电视电影作品等等,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学困生在生活中更多的接触阅读活动,使其能够对阅读产生更多学习兴趣,帮助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能够更好的进行引导,使学生摆脱“学困”的现状。
        (五)规范教学评价使用树立学生自信
        教师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学困生,他们的基础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薄弱,教师一旦使用一些过于偏激的教学评价,很有可能会导致该类学生丧失对语文阅读活动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寻找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在学生课堂中遇到问题,导致阅读进度停滞不前时,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并侧面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比如学生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出现停滞现象,那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有没有理解古诗的整体意思?如果有问题尽管问我,我来告诉你怎么背能够更省力”在对学困生使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能够挖掘学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部分,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当学生具有进步时,教师也要用语言肯定学生努力付出取得的成果。比如在学生进行语文考试时取得良好成绩后,教师可以用“真不错,你这几天一直都在用心学,分数高是肯定的,老师期待着你能继续保持,或者说更认真,那样错题就会更少。”使学生在日后能够体会到语文课堂具有的包容性,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结语
        想要有效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不断跟随新课改的步伐,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重视学困生带来的反馈,并且自身也要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带领学生一同在语文课堂中高效阅读。
参考文献
[1] 蒋林.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措施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4):221.
[2] 姚秀秀. 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12).
[3] 丁古琴.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均衡教育——以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教育观察, 2014.
[4] 吴惠.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202-0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