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亚静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摘要:幼儿经验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园内资源是幼儿生活中熟悉且感兴趣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符合幼儿当下需求和幼儿园课程发展特点。同时,采用多元方式、多路径实施,实现幼儿身心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深度;多样态;宽度;推进;价值
幼儿阶段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学习方式是直接经验、亲身感知和实际操作。园内资源的种类多,涉及到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通过对资源的挖掘,可以丰富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提升游戏的质量,也能提高老师对资源价值的认识以及利用。尤其是园内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地与幼儿一日生活结合,做到课程回归自然、走进生活,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园内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赋予了课程新的含义和价值,在改善幼儿游戏内容的同时,延伸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园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效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
一、立足幼儿兴趣,强化课程深度。
课程实施的起点是幼儿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并注意观察和聆听幼儿对资源的真正想法,顺着幼儿的想法进一步探究课程的科学性和适宜性。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课程不是冷冰冰的文本,而是一系列源源不断的、引人入胜的活动,幼儿园课程不是儿童端坐聆听, 更重要的是儿童去探索、交往、体验和感受。
例如,种植大蒜的课程,源于幼儿对种植园空地的疑问,秋季可以种植什么?于是,幼儿与家长搜集资料,大蒜的成活率比较高。从搜集种植工具到除草、翻地、种植等,出现了“我为大蒜做标记”“为大蒜浇水”“测量大蒜”等一些列活动,看着大蒜慢慢成长,收获,制作大蒜饼,大蒜炒鸡蛋等。
每一次的生成活动,幼儿都认真记录,最后制作成种植书《我的大蒜》,在幼儿的观察、探究、操作、求证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经验。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说明种植不只是让幼儿有收获,不只是获得食物。
二、结合五大领域内容,呈现课程多样态。
园内资源的特殊性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赋予了老师更多的主动权。在活动形式上,呈现了运动游戏、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等,强调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及亲身体验,幼儿可以自主建构他们对资源的理解,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教师只需要进行整理和辅助,实现幼儿与活动共同发展。
例如“多彩的树叶”课程,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把捡到的落叶带回教室。老师并没有指责孩子,而是与他们共同探讨落叶可以用来做什么?到户外场地上进行洒落叶、找落叶的游戏活动;观察树叶的叶子、形状、颜色的探究活动;树叶粘贴画、想象画、手工DIY等艺术创作;与家长一起制作树叶服装,进行服装秀的表达表现活动等。在幼儿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形式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明显提高。
三、打造区域活动平台,延伸课程宽度。
幼儿在与园内资源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游戏伙伴。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更是目标实施的有力抓手。幼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仅体现在创意无限的作品,更是区域游戏中的重要伙伴。在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推行的过程中,大板块的作息时间给幼儿提供了更长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区域游戏的时间和内容的聚焦性和针对性。
美术创意区的材料主要是树叶、石头、木桩、树枝、松果等自然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意表达。另外,在种植区的黄豆生成记中,教师为满足幼儿的需求,增设了磨豆浆、凉拌豆腐、培育豆芽等生活活动,让幼儿游戏与课程密切相连;再如,木装记,我们增设了木工制作区、创意区等;小厨房,里面有幼儿亲手收货的黄瓜、草莓、西红柿等,他们可以在里面进行烹饪制作。
自然资源在区域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幼儿最喜欢的主题课程,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与幼儿一起商讨并拟定目标,在班级内制定规划和标志,通过教师观察引导幼儿在分享时间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把他们的作品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展示,展示形式有绘画、文字、视频等。
四、重视家长参与,支持课程推进。
在自然资源与课程结合的过程中,要发挥其重要作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参与。我们根据家长的具体情况,发挥其作用,记录幼儿在家讨论的结果,并通过比例确定种植内容、需要那些材料等。除了参与课程之外,评价部分更是重中之重。比如,幼儿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经验,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请家长一起来评价,并结合自己家幼儿的想法进行课程的评价。
同时,我们开辟一块亲子墙,展示家长与幼儿一起合作的瞬间,并且把心得感悟用符号的表征表现出来,与大家分享。
家长从事各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课程的发展。比如,在小厨房的活动中,我们邀请擅长营养学的家长对蔬菜的应将价值进行介绍;在种植季节,我们邀请有经验的长辈来现场演示;五彩树叶课程,我们邀请服装设计专业的家长给小朋友进行辅导等,在家长的支持下,每一个课程都那么灵动,实现了幼儿、教师、家长的三位一体的优势。
五、全园联动开展,深化课程价值。
在园内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能力、问题和想法,在老师们不断地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传统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树立幼儿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充分放手为幼儿创造各种平台,坚持审议、计划、实施、反思的模式,进行园内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注重年级组、班级的全园联动模式。
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立足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前期的审议和计划,从集体教学、区域游戏、一日生活、家长资源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讨,并根据活动的进行反馈,邀请专家进行跟踪和指导,让课程更加接近幼儿的经验。同时,教师在互相在交流中了解不同课程实施方法的不同价值,保持自我反思过程, 鼓励教师敢于破旧立新建构对自己和幼儿都有意义的活动; 重视课程的观察记录与分享。
总之,在园内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和自主选择,不能为了课程而课程,要以幼儿多元能力、身心和谐发展为宗旨,在教师、幼儿、家长的三房努力下,实现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海燕.做孩子身边的课程——利用园内资源开展生态主题课程[J].幼儿100,2017(03)
[2]高婵,朱珠.园内植物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运用[J].保育与教育,2020(07)
[3]秦元东.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观的转变[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