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验深度学习 提高物理课堂实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戴建丰
[导读] 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分为六个层次
        戴建丰
        江苏省张家港市护漕港中学 215635
        布卢姆认为认知领域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目前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目标“知道”、“理解”、“会”、就可以看出,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是第一、二、三浅层次的认知行为,只停留在识记理解被动积累知识的过程,深度学习是第四、五、六层次,是积极主动的、充满激情、发展智力的高层次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堪础上,物理实验探究就是要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目前,在以应试为目的传统教学长期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物理实验课堂其实是不会深度学习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把定义、定理、规律、定律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讲,学生记,课后背,习题练,应付考……来完成学习,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方式成了很多学生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障碍。而深度学习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有效学习,它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最核心的能力,当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在平日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要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一、充分设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是把知识与经验结合解决新问题的学习,是一种行为动机驱使下的主动学习,我们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例如液体压强教学导入,可老师可和学生利用社团活动重现帕斯卡裂桶实验,并录制视频,作为新课教学导入。有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的探究活动更加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合作沟通,发挥小组在实验深度学习中的作用
        1.实验深度学习的组织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划分成的学习小组要有以下作用: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争辩的机会,在争辩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利于物理实验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开展;五是可以开展小组间设计实验、改进实验的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认为小组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组间均质,组内异质。即各组间水平当,同一组内有好、中、差搭配,便于组间的竞争和组内的互助。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即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三是每组人数4~6人为宜,便于物理深度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
        (2)小组长的选定要充分利用“期待效应”效应。

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习惯也较好,而成绩太差的学生,意志力不能持久,使之达到优秀的难度较大,我觉得应该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中选出较喜欢表现自己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利用“期待效应”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要定期召集小组长和组内后进学生谈心,肯定他们的这一阶段的进步和对本组在全班探究活动中所做的贡献,让他们体验通过自己努力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鼓励其向更高目标迈进。
        (3)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要逐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要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2.实验深度学习的环节
        根据物理实验探究的时间和内容、要求的不同,我觉得可将实验深度学习分为课前协作预习、课内合作探究和课后互助研讨三个环节。
        1.课前协作预习。课前协作预习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和分工合作做好课堂小组探究活动的准备工作。具体由各小组组长负责预习的初步督促和检查,以提高小组全体成员在课堂合作学习中与其他小组竞争的“战斗力”。小组长把本节课堂探究活动的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探究学习任务。
        2.课内合作探究。课内合作探究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课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探究活动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操作员、组织者(组长)、总结报告员(汇报员)等。
        3.课后互助研讨。课后互助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组内同学互相监督和督促以实现课后作业的认真完成,杜绝课后作业应付和抄袭的现象。
        三、科学评价建立实验深度学习的激励机制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物理实验深度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学生一个探究小组团队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觉得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而且,在评价和激励的方式、方法上要有创新,对学生要有吸引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