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炜芳
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体现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之中,就是“一日生活皆课程”。班本化课程是指教师以班级为本进行课程实施和开发,根据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共同兴趣,充分运用班级的各种课程资源,在教师与幼儿及各种资源的互动中,运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智慧,和幼儿共同建构课程探索学习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班本化课程 教师行为
一、关注幼儿兴趣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瞬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自身应具备相应的素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刻关注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善于捕捉幼儿在生活中的“闪光瞬间”,并积极引导,有意识地在课程实施中尝试运用。对于我而言,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或者一起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活动“小蜗牛大秘密”就是在这样的课程意识下产生的。
教师记录:中饭后的自主活动中,总有几个孩子拿着图书馆的绘本来请我讲故事。今天,一诺小朋友拿了一本花婆婆的童谣绘本《小蜗牛》,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个小男孩在观察两只小蜗牛。一诺说:“周老师,你看,这书上有小蜗牛”,“嗯,你见过小蜗牛吗?”
一诺:“我见过,它的背上有一个大大的背壳”
佳堉:“我也见过,它的头上还有触角呢”
嘉仪:“我也在草地里见过它,它的身体像毛毛虫”
佳豪:“周老师,周老师,我也见过蜗牛,蜗牛的身体是黏黏的”……
孩子们都围了过来,大家议论纷纷地发表自己的所见。
显而易见,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蜗牛,作为教师,我们应具备敏锐的课程意识,善于捕捉孩子的信息,紧跟孩子的兴趣点,从而正确有效地开展课程。
二、分析班级幼儿的基本经验,做好选择和取舍
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基于幼儿的学习能力提出的,对幼儿的理解程度也往往 是决策是否合理、科学的关键。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班本化课程的建设是有事可做吗?当然是不对的,我们要分析班级幼儿的基本信息,了解班级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分析活动内容对本班幼儿的适宜度。我们应思考:这个课程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是什么?活动中孩子发展了什么?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是最好的?
教师记录:省编教材对于“蜗牛”也有一个主题活动,他是依据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设计了10个活动,那么这些活动适合我们班级的孩子吗?班级孩子对蜗牛的已有经验知道多少呢?我选用省编教材里的表格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还是停留在蜗牛的外观上,对于“蜗牛爱吃什么?”、“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蜗牛有鼻子吗?”等这些秘密都没人提起。基于此,我思考,除了发现蜗牛的外观,还可以开展一些科探类的活动,运用一些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如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用小棒轻轻碰触蜗牛,发现它的触觉在哪里;用米醋发现蜗牛的嗅觉等等。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适合班级幼儿的,应选择一些对幼儿有发展和挑战的活动素材,在了解、分析班级孩子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才是完美的。
三、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孩子是班本化课程实施的主体,孩子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主动探究了吗?有没有进行深度学习?他们得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教师有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引导吗?
教师记录:为了让幼儿观察蜗牛是否有嗅觉,我准备了米醋、棉签、橙子皮等操作材料。我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蜗牛的鼻子可以闻出气味吗?”小朋友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那我们该怎么知道呢?有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一下。”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我又提问:“那应该做什么样的实验呢?”
有的孩子说;“让蜗牛闻一闻苹果的味道”,
有的说:“闻一闻草莓的味道”,
有的说:“闻一闻蛋糕的味道”……
验证方法有好多种,我说:“周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孩子们在饲养蜗牛的盒子里放入了一小块香香的橙子皮,蜗牛马上爬过去了,他们又把蘸有米醋的棉签放在蜗牛的前面,蜗牛马上把头转开了,实验证明,蜗牛是有嗅觉的,孩子们开心极了。“今天回家去小朋友也可以在家里用你们说的食物进行实验哦!”“我要去做实验,”“我也要去做实验”,孩子们,你们喜欢主动探究就好。
在班本化课程实施中,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学到了本领,敢于探究和尝试,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更进一步呢,教师支持幼儿深度学习,建立养护机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和图2是幼儿用图画的方式记录的,图3是孩子们的观察日记。
图1孩子说:“周老师,我们给蜗牛建造了一个家,它要爬到家里去吃东西,但是我发现蜗牛拉了很多黑黑的臭臭”。
图2孩子说:“今天,我们在观察蜗牛吃什么,我带了好多东西来喂蜗牛,你看,胡萝卜、青菜叶、橙子、还有树叶,我发现蜗牛最爱吃橙子……”
图3孩子说:“周老师你看,今天我给蜗牛喂了饼干和树叶,我发现它喜欢吃树叶,可能是饼干太干了。我把它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了。”“那你要每天进行观察和记录哦!”“嗯,好的呀! ”
图4孩子发现蜗牛拉了好多的便便,“周老师,蜗牛的家好脏呀,黑黑是什么?是它的便便吗?”“是的”“太脏了,我要给它的家去洗一洗,可以吗?”“当然可以”说完,这个爱干净的男孩子就去清理蜗牛的家了……
孩子学习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加以引导,支持及鼓励。
在班本化课程建设中,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以孩子为主体”,以幼儿的需求为第一,跟随孩子的脚步,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活动素材本身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思考,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差异及他们的学习品质。让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吧,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孩子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健.《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实践-班本化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