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李景安
[导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高
        李景安
        平果市第五小学   531499  广西省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高,是由于不具备必要的生活感受,对来自生活的多种信息不能够正确的理解;还是由于以前的课堂教学把具体问题都局限在应用题上,不能注重具体问题和应用题特殊性的区别。所以,需要提升学生具体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要完全意识到以前小学课堂中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限制。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数学属于一门基础科目,学生的数学问题处理能力是掌握好数学的基础,掌握好数学,学生才会有很高的解决问题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型素质必备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具体课堂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完全提升,是哪种因素影响着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根据科学知识的角度,根据教学实际状况,进行探究。
一、让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受到影响的原因
(一)学生不能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大脑中已经组织的总体信息结构或者知识单元,即存在知识的一种整合[1]。图式功能是为未来学生提供的工具,使真正学会变成可能,从而构成新的认知结构。
(二)学生不能完全构建问题空间
        问题空间是人物范畴中的内部心理特征,有对目标、目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区别,能实施的一种操作的理解。这也是开始状态之间的多种中间状态和操作的总体性认识,认知心理学承认,问题过程的实际是问题空间的不断改变,构成合适的内在表征[2]。比如,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边中线把具体周长变成12cm与9cm两个部分得出三角形的边长。大部分学生一般都有思维定式的影响,获得一组解。
(三)学生无法准确的自我评价与调整,就是认知水平很低
        解决数学问题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根据原本不明确的制定计划,自主实行与必要的检查,这之中由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决定着自我的反省,需要依靠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比如学生在几何问题讨论中经常会忽略定律的基础条件,偷换命题,重复论证,忽略蕴含条件等问题导致思维受到影响。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一)设计问题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良好的问题情境就是具体生活的材料,可以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具有亲切感[3]。所以,在具体问题选择中,需要尽最大努力根据巨日生活,改变形式化的叙述,随时的把具备时代气息的数学信息展现在学生眼前当成学习的材料,让具体问题切实变成学生喜欢分析与处理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积极性。例如:在低年级课堂讲解“认识人民币”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设计购物超市这样的情境,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中亲自感受,让学生知道怎样按照自身的兴趣或者一种需求购买需要的商品,怎样按照需要支付的钱数,怎样为人们找零钱,怎样为人们展开购物引导。学生身在其中,饰演其中的人物,完全展现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二)让问题体现方式更丰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前的应用题文字方式是很多的,但具体问题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一般文字阐述的,有的时候用图表的方式体现出来,也需要是一种具体的模型[4]。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有意识的提出各种方式的问题,指导学生按照其各种特征准确的理解问题要素。


1、缩减问题
        因为部分题目篇幅是很长的,信息量也很丰富,有关知识点很多,已知和未知关系隐蔽等特征,在阅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5]。在阅读题目的时候寻找题目的已知条件、知道的数据与部分主要信息,对这部分能够运用画圈的方式进行标注,如此就能够获得一个简短问题。
2、解决难以理解的句子
        针对难以理解的句子,能够进行拆分,经过认真分析,逐渐理解组成句子的每个成分与关键词,也可以寻找一种等价的说法,就是更换一种说法,运用自身的语言阐述这个语句,方便学生理解和把握。比如:桃树共有200课,梨树有320棵,苹果树的棵数和桃树以及梨树相比少280 棵,苹果树有几棵?这道题目只有把苹果树的棵数和桃树以及梨树相比少280 棵,这句话拆分成“苹果树比总数少280棵”、“桃树和梨树的总数,这样就容易理解。
(三)在合适的时候开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具体问题需要尽力开放,不仅需要处理一个问题提供的信息不足问题,还可能是多余,让学生对这部分信息展开分析、探究或者补充、选择,从而获得有效的信息,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一些信息所获得的结论需要有开放性,只要做到科学就可以肯定。具体问题结构的开放性设计能够从下面几个层面思考:第一,设计构造不好的数学问题。给出条件不够的应用题,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捕捉缺乏的条件,之后自身积极寻找而且进行解答,更好的提高学生采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二,设置数据盈余的数学问题,这种应用题需要学生对问题中的数据能够更好的判断,同时给出科学的取舍,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第三,设计信息混乱的数学问题。具体生活中数学问题,很多时候是用一种混乱的数据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应该让我们按照问题的要求对信息展开灵活的选择、整合。在课堂上,能够有意识的提高这个层面的练习,经过学生提出问题材料与答题要求,使学生自身积极寻找和处理信息,找到答案。
(四)引导基础答题方法,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所说的答题能力即答任何题目的能力。答题能力是在掌握数学问题情境、确定构成以及结构、体会处理问题的时候逐渐养成的。具体问题教学是最后的目的,是经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学习答题方法,进一步做到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解题能力。有关解题的方法包括下面接个层面:第一,寻找条件与问题,学生认真的阐述一道题目的条件与问题,这是答题的主要基础。通常而言,结构封闭的应用题,问题与需要的条件都已经提供,具体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是缺乏的,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生活中采集条件、补充问题,选用具体条件去解答。第二,思考具体数量关系,这属于答题的重要步骤,教师在具体课堂上,逐渐指导学生清楚的分析题目数量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改革是否适当,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数学改革的成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向人们展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最为突出的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木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考试周刊,2020(A0):65-66.
[2]蔡玲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措施[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192-193.
[3]江青青.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69+71.
[4]杨慧仪.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74.
[5]方俐.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18(23):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