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付力
[导读] 数学概念既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构成部分
        付力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习家店小学 442700
        摘要:数学概念既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根基。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老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太看重,再加之概念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化,致使学生不能够确切的了解和掌握,对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处理具体的问题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就急切需要老师对当今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开展研究剖析,并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增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一、提高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塑造具有充分的推动作用。所以,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对概念教学引起重视,并对小学数学课程中涵盖的数学知识进行仔细探究和剖析,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取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率和水平。
二、突出小学数学概念内涵的各类呈现形式
        数学概念围绕于整个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想在运算、逻辑推理、判定等环节中达到顺畅自如,就必须要精确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性和外延性,从而为学生后期知识的学习奠定牢固基础。尽管小学数学概念展现方式具有差异性,但概念教学基础的要求就在于概念清晰,想要有效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老师紧密联系概念的各类展现方式,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1、图画式概念
        对于图画式概念,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对图画的深层次含义进行挖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学概念及其本质。与此同时,以学生对图画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为基础,激励和指引学生应用数学语言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比如在课程《圆的认识》中,老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圆的本质,同时使用数学语言对圆所呈现的表象给予解释,在这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门细致严谨的课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对数学概念进行表述。
2、描述式概念
        小学数学学科中涵盖了很多的描述式概念,其实就是以概念的实际原型为基础,运用举例和语言描述来使概念得以展现。经过图示、例题来简单描述概念的基础信息,能够让学生拥有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用语言对其进补充、总结说明,以此来增进学生对其的理解。
3、定义式概念
        对于定义式概念,因为其有很强的概括性,加之用词简短干练,让学生的学习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时候的老师,就应当对其出现的关键词开展分析,然后将语言进行简化使学生能够听懂。

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教具、实例、类比等方法,使其中的知识要点变得更具形象性,同时,也更具体化,以此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以及区分。
三、联系数学概念的特点,加强直观性教学
1、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当中包含了众多知识信息,而且所含信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在对数学概念开展教学时,老师便可充分地发掘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状况,这不但能够充实数学概念以及相应的课程内容,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在《比大小》一课教学时,老师就可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文具,分别拿出三支铅笔和四块橡皮,让学生比较两者的数值谁的更大?通过如此较为具体的对比,学生果断地判断了4块橡皮的值更大。在这个环节中,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值大小对比的深刻含义。
2、实践活动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基本处于6岁到12岁之间,不论是个人的认知水平,或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够完善和成熟,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常常依靠直观、形象的思维来进行,面对抽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较强的数学概念便会觉得找不到方向,而且在小学数学的教材里,有不少的数学概念都未曾给出清晰的定位,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可以在较为直观的、形象的教学中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的知识,从而熟练掌握其本质。
        比如在教授《长度单位》一课时,老师利用直尺,让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长度的意义,明白一米、一厘米到底有多长,随后老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用米尺来测量物体,如课桌椅、教师黑板等的长度或者宽度,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对长度单位这个概念有清晰的认知。
3、多媒体教学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也俨然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能够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有效地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能够呈现许多丰富的立体效果,例如图文、视频等。能够让学生的感官得到丰富地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大幅度提高,让老师的教学任务取得优良的效果。
        课程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进行教学时,老师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功能,让学生看到了体育场馆,随之老师让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后说出场馆中的角在哪个位置。学生经过小组讨论、探究后,老师运用多媒体将图画进行分解,从而让学生找到组成角的边及定点。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并掌握角的概念。
结束语:
        本文以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展开分析,并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在对小学生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对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概念展开分析和研究,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参考文献:
[1]蒋萍.论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9(3):159.
[2]廖更生.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读与写(上,下旬),2019(1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