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琴琴
石家庄市第六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摘要: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版)》发布之后,地理核心素养概念被确定下来。从高考试卷来看,地理学科的高考命题,测评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并且都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内涵。这既是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立意的大趋势,同时也是优化试题测评价值的目的。所以,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依托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自新课改推行以后,对于高中地理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将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核心,并以此展开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新时期,从高考命题的评价目标来看,主要是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测试和考察,将“素养”作为命题立意。所以,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地理核心素养则是今后高中地理教学的向导。对此,文章以高考试题的视角,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强化备课深度,深度培养学生思维
从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来看,自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以来,核心素养逐渐地成为教学中关注的热点,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地理核心素养频繁的出现。所以,从高考试题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这个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工作。在地理教学中,备课作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增强备课的深度,发掘学生的潜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在《宇宙中的地球》这章中,对于“方向的判定”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在教材中涉及到的资料,主要是默认方向判定、经纬网方向判定、指向标方向判定。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对于方向判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树木的年轮、太阳能板朝向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便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将所讲内容的不同角度都考虑到,才能够在课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现学生地理关键能力的提升。
二、贯穿人地关系,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在新地理课标中,对人地协调观念有了明确的概述,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不仅可以使人们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还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规律,指导人们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人类活动,以此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从地理学科来看,人地关系作为永远的主线,追求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本学科的终极目标;从高考地理命题来看,通常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展开问题,从学生的解答中凸显价值取向,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实际行为。在2020年全国1卷1、2、3题中,材料中介绍了陕西省延安市治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采用的措施,并介绍了全新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对人地关系进行了考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分析人地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在实践中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
三、植根区域认知,挖掘地理学科本质
从理念上来讲,区域认知,指的是学生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对地理环境进行认识的一种思维品质和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更是多种多样,所以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必须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地理区域体现出来,使学生了解到区域环境的额特点,如整体性、层次性、差异性、可变性,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才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思考。通过对高考试题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在2020年全国1卷12题中,材料中介绍了葡萄种植特点,以及某地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并与梯田进行对比,凸显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优势。区域认知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重要基础,若想使学生对此有一个有效的认知,必须要建立在信息的转化上,并以此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的问题。尤其是高考地理试题中,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有效的、真实的背景信息,通过信息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考察,可以说地理试题具有极强的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在该例题中,主要是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目标,引导学生对“葡萄”相关的地理条件、人地关系等背景信息进行有效的认知,凸显了高考地理命题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四、凸显主题情境,关注学生综合思维
在高中地理试题中,对于学生综合思维的考察,一般是从三个角度进行考察,一是要素综合,二是时空综合,三是地方综合,从试题来看,主要是通过凸显主体情境,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进行检测。首先,要素综合。由于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尤其是各种要素之间体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关系,凸显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比如2019年全国1卷中9~11题对水文、气候、地貌之间关系的考察。其次,时空综合。时空综合主要指的是地理事物在时空思维的变化发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地理过程的阐述、推理、分析,意在考察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地方综合。地方综合主要分析的是地域的特征、差异、人地关系,对区域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是教学的主要导向。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中,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同时结合其命题理念、试题结构,从全新的地理试题视角出发,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中,教师必须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在教学中结合高考地理试题的变化,确定核心素养的立意与实践标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栋.基于核心素养的近五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潘小美.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余巧.基于近三年高考地理全国Ⅲ卷的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