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刘铎
[导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刘铎
        安徽省阜阳市第四中学
         236000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及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将其高度重视起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努力让学生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本文主要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地理在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拓展学生思维认知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个人思维和正确三观的建立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想要学好地理首先需要学习地理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这四大要素,而综合思维又是其中连接其他要素的关键点,因此,如何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就成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教育问题。
一、地理综合思维的组成
        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强调的是整体思维、时间思维和空间思维,分别是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在我们日常的地理环境中,其是由多种要素所组成,针对地理要素的分析,是我们对地理环境特点和地理现象成因认识的基本方法,地理学科中最主要的两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地域性。要素综合是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其对应的是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学生能够从各个影响因子的角度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它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有必要考虑多层次的地理要素,从而达到全面考虑地理事物成因涉及的要素以及由浅入深的了解多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要素综合涉及两个要素之间关系、多个要素之间关系,以及全部要素之间的关系;时空综合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把握地理学的动态性特点,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观察、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去分析地理事物演化的规律,并且关注其在空间和年代上的差异,指导地理事物和现象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发展变化,最终能够将不同时空尺度上的事物进行对比和联系以及分析,培养出学生在实际时空下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地方综合,从地方一体化的角度,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地系统的影响。能够结合具体的地域解释出符合当地人地关系的解释。
二、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对多个高中学校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很多教师本身对地理综合思想有一个较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虽然知道地理综合思维对学生地理学习以及个人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实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因为教师本身的精力有限,在完成学校要求的必要的教学任务后,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缺乏完整的培养体系,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将综合思维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使得综合思维培养教学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表现不足
        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提取和分析,而当前很多高中生虽然经过初中地理的学习,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自身知识体系并不完善,学生缺乏对自身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整理和规划,因此也就导致很多高中学生面对综合性较强的地理题目容易变得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问题的核心,努力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以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三)综合思维的评价方式不够完善
        当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效率不高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完善的综合思维评价体系。经过实际调查可以看出,有接近10%左右的教师并不是很注重综合思维的评价,而大部分教师也仅仅是通过问答、课后习题以及自主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一个大致的判断,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自身能力,仅有少部分教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但也因为缺乏高效准确的判定方式而不了了之。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对教师后面的课程设计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占据着重要的部分,想要学好一门学科,兴趣更是关键所在,特别是知识庞杂且缺乏足够联系的地理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首先就需要探索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只有在拥有足够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最终促进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地理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成长,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注意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将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会大幅度地改变,城市及周围的地形会趋于平坦,城市周围会产生热岛效应,同时,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原有的河网系统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对水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等,人文地理环境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用画面代替语言,给予学生更强的感官震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带领学生进一步认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把握时空维度这一主线
        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本身就与时间和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构建时空维度,如何构建思维导图,构建空间尺度理念,要按照先分析时间要素,在分析空间要素这一顺序,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再把这两类要素结合到一起。例如,从高中地理的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就可以看出,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交替等等方面,而必修二主要涉及到人口的增长模式,农业的区位因素变化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以时间尺度来衡量的。从空间尺度来看,必修一主要介绍了水循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必修二主要介绍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以及人口的迁移等等。尽管这两本教材中介绍的内容大不相同,但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教师才更应当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地理事物的发生以及演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地理要素联系的把握,时空维度主线的分析,区域特点的总结这三个角度,论述了思维导图应用的方法和措施,充分结合了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基本特征,也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且行且思。
参考文献:
[1]吴小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000(002):108-109.
[2]叶友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20,000(003):62-63.
[3]王春良.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000(008):P.31-32.
[4]龚淑芬.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42-45.
[5]霍娟萍.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00(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