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述活
阳江市海陵试验区教研室
摘要:随着当前科技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在此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了切实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共同发展,不断地探究与革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体育学科作为帮助学生康健体魄、增强体质的核心学科,在素质教育中也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而且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引起各方重视,对于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标准。显而易见,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有效性路径,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核心素养;改革发展;路径分析
引言: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方面彰显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也具有着无法取代的价值与优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现代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与要求,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在此情况下,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也具有了实质性价值与意义。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中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案,并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引导下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实现。
一、锻炼学生体育技能,提升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技能是体育教学成效的关键评测标准,也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育技能具有复杂和多元的特征,因此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当中,应当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对难度较深的技能姿势进行拆分讲解。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处于发展中阶段,要想体育技能得到快速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当从基础练习作为切入点,循序渐进的推动学生体育技能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跨越式跳高”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体育技能得到的有效锻炼,学生可以在最开始训练阶段用跳皮筋替代横杆,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焦虑的心理,等到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系列的动作、姿势以及技巧时再慢慢增加难度,从而促使学生体育技能与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加强健康的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意识与锻炼意识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尤为关键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实践当中,很多体育教学一般只侧重于运动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具体技能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健康意识与锻炼意识的有效培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尤为不利,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开展中应当要强化对学生身体健康以及技巧训练方面的知识教授与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储备知识内容,为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助推力。
例如,在“乒乓球”一课的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将避免关节受伤的有关知识与动作要领教授给学生;在利用体育运动器械展开锻炼的时候,教师要教授学生在使用之前先检查器械有无危险、是否无破损,是否会给自身带来伤害与威胁,检查完毕之后再进行使用,从而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也能通过这种引导,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安全性意识以及发展其健康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优良的习惯,并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通过适时讲解,培养学生体育品德
在小学体育学科中,体育品德是有关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观的核心素养内容。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可以组织与开展高效性的体育比赛,并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在组织有关比赛当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有效讲解体育道德、精神以及品德的核心含义,并将正确的规则详细的介绍给学生。在体育比赛开展中,教师要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参与到比赛中,对于学生的不良犯规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其具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让参赛学生主动进行握手言和,促使他们切实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教师在开展评价与颁奖环节,要让学生享受到体育比赛给予其所带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进一步培养体育精神,促进体育品德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开展中,教师可以组织与开展“100米赛跑”的体育比赛。在比赛开展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有关赛跑的礼仪以及体育道德,随后给学生介绍赛跑的规则,并合理地安排赛道。伴随教师的号令,学生纷纷发力开跑,教师在赛道终点进行计时。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进行相互握手言和,还组织有关简单的颁奖仪式,这样一来,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品德的有效培养。
四、结束语
根据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展开探讨可以发觉,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作为最核心的切入点,进一步发展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只有如此才可以促使体育教学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更为高效的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锻炼思维方法,并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长期坚持的活动,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可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