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李肖
[导读]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问题随之产生
        李肖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九中学  4222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问题随之产生。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最为突出。教师作为领路人,理应做好心理教育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效果还不够理想。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教学。基于此,本文从问题入手,就如何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过重要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现阶段,摆在教师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助学生摆脱眼前困局。笔者以为,应从理论中汲取思路,从实践中积累经验,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问题开展工作。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自我认同问题
        目前,有一部分高中生存在自我认同问题。在校期间,无法客观看待自己,总喜欢将他人之长和自己之短进行对比。比较之后,容易自卑,然后产生无力感、无价值感、低自尊及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学习压力过大
        在进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就要背负着很大的高考压力。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会不断增加学习强度。面对如此境况,学生的表现不一。有些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在平时,他们会给自己疏解压力,并积极寻求高效学习方法。有些学生从内心否定自己,反正也考不出好成绩,不如早日放弃。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有些学生会不知所措,想要进步,却不得其法。经历多次失败后,学生内心会产生无力感,严重时会滋生畏惧情绪。
        (三)厌学情绪严重
        相比初中,高中课程难度大大增加,学生学起来更吃力。又要备战学考和高考,家长和教师时刻绷紧神经,生怕学生成绩下降。在校内,教师会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学生。回到家,家长会站在学生身后步步紧逼。每一天,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长期身处这种环境,有些学生就会扛不住。一旦停下学习的脚步,就遭到劈头盖脸的训斥。种种因素夹杂,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四)抗挫折能力差
        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学生的表现不一。有人迎难而上,有人逃避退缩。当前,选择后者的不在少数。原因无他,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无论出现什么难题,家长都会想办法为其解决。学生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抵抗能力自然不足。随着年龄增长,家长会适度放手。这时就需要学生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倘若学生无法调整心态,就会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恍恍惚惚。


        二、高中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心理培训
        当前,高中生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要想推动学生的茁壮成长,需要教师做好心理培训工作。需注意的一点是,盲目采取行动,只会招致失败。因此,教师要做好准备。除了要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外,还要利用闲暇时间对自己进行充电,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依托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要放下对学生的成见,秉持一碗水端平的原则[2]。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以此判断出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针对问题学生,要采取旁敲侧击、实地考察等策略,以便探明问题成因。倘若问题普遍存在,就要开展集中培训。倘若属于个性问题,就要私下对学生进行指导。譬如,某位学生比较自卑,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当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才能从自卑中走出来。
        (二)做好沟通交流
        沟通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掌握。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家长沟通,二是和学生沟通。教师要放下身段,主动融入学生群体。通过有效沟通,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如发现不好苗头,教师要格外关注。在深入交谈后,了解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譬如,学生很努力的学习,但结果差强人意,明显是方法选取不当。教师要列举出一些常用方法,并详细讲解优缺点,任学生挑选。在今后的学习中,教师要随时询问情况。倘若效果不佳,或优化方法,或更换方法。终有一日,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步入正轨,心理问题自然缓解。譬如,在课堂上呈现真人真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此举,既能避免学生重蹈覆辙,又能帮助学生积累成功经验。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学生就知道如何应对。教师在和学生行交流的同时,也绝不能忘记和家长谈心[3]。多跟家长沟通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当学生情绪低落时,家长要立刻报告给教师,并积极商讨化解方案。家庭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升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能大大地减少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还要向学生传递一个思想,即没有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要想到达成功彼岸,必然要经历诸多磨难。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教师和家长的联手下,学生的心态逐渐趋于平稳。
        (三)营造良好环境
        在高压环境下,学生身心俱疲,如不及时改善,一定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将生活元素、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内心想法。这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在早自习或晚自习中,带领学生进行锻炼。一方面,释放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提高身体素质。除了组织体育训练外,还可举办各类活动。譬如,以“面对困境我不怕”为题,组织演讲比赛。只要学生不偏离三观,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班级中,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一同成长,一同进步。久而久之,和谐班集体就会形成。
        三、总结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件事上,切记不可急躁,应按部就班的推进。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下去。其次,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找到问题成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后,集中优势资源,营造良好环境,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斯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与疏导方法分析[J].现代交际,2021(05):148-150.
        [2]孟珍伟.把脉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J].人民论坛,2021(01):91-93.
        [3]冉启兰.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