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黄贵雄
[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学关系到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所以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
        黄贵雄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大塘镇初级中学546203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关系到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所以该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各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但想要将该学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由此可见,学生发展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教学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国家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进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品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进行约束和要求,从而使我国形成现代化社会主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可以科学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讲,初中阶段异常关键。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价值观及是非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且容易被外界的一些负面思想影响,甚至会出现价值观念偏差的情况。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健康、积极的观念、思想传递给学生,对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会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事物,在了解公民义务和权利的同时,还能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得到不断强化。除此之外,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生活习惯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其形成尊敬师长、助人为乐、遵纪守法、文明友善及团结互助等优秀的品质,从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三,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学生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重要方式,且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还能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不断的熏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更好。
二、现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度不够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具有升学压力,大部分初中教师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习上,只关注书面成绩,忽视了对道德品行的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轻视了德育的发展。学生浅显地学习书面知识,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自然得不到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工作也不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规划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缺失适应社会发展能力,阻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
(二)教师对教材的利用不合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工具。经观察可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利用并不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拓展,学生只掌握了皮毛,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如何具体应用没有得到充分理解,阻碍了学生道德行为和法律意识的形成。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
(一)提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必须找到相应的突破口。教师应从教学内容、观念及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积极的改革,以此推动该学科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

这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想要实现这种目标,教师还需要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相关教学模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此同时,教师应对该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建设,不仅要对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应用,还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力的宣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入,利用故事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以此推动相关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切实实现二者的交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该学科的教学关键点,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循序渐进,推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有效结合,如此才能确保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拓展,并将原有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有效解决。
(二)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会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只关注书面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初中教师在教授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需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如,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教室内设置的多媒体播放针对学生特点及兴趣的音频、视频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便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可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产生合作意识;还可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
(三)与教学情境相结合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当中进行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能够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价值观念,以此获得更好的价值观体验。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利于更好地活跃当前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进行充分的调动,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在情境中有关价值观的问题,在学生交流与讨论后,教师要注意进行总结,使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能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合,学生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网络爆炸的一个世纪,现代社会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得信息资源的上限。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背后的理论,想要更好地塑造自身良好的价值观,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路径。比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上册中“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知晓国家大事,从新闻中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与旁人的交流中坚定对正确价值观的坚守。因此网络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的网络资源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对于中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有着显而易见的正面效果。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的作用不言而喻。
结束语
        总的来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是提升学科质量的关键一环,且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教师一定要对此保持高度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推动相关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薄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18).
[2]陈志莲.赣南苏区红色故事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9.
[3]孔凡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六)[C].2019[4]何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丝路视野,2018(20):68.
[5]张立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0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