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霖霖
辽宁,大连,大连科技学院,)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为民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二者关系”的逻辑框架,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基本理论问题、历史考察问题和实践路径问题,力求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并通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那么,这样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形成了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主义制度。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理论探源和中国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不仅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中的重要理论观点,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灵魂。纵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和脉络,群众的观点始终贯穿其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是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并从人民群众出发,最终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对揭示当代马克思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页。]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群众路线无论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都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早在毛泽东时期,就曾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那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过程。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为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过去一段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在思想上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发展道路,从而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群众路线发展道路,在2016年,全国上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并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65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的历史考察和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马克思在深刻总结哲学史上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不同回答的基础上,对人的主体性认识进行了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这就更加确定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1956年底,随着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性伟大胜利,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民当家作主是近代以来各阶级仁人志士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1954年,我们颁布了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部宪法中,不仅把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下来,更使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原则得以确立,这就进一步使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随后,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贯彻国家发展始终。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民本质的内在逻辑关系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注重“人民性”的核心地位,强调人民的首创精神。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和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并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源泉—是人民,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不仅能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可供参考的有益意见,也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充分实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 [M]: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外文出版社,2018.
4.苑晓杰.林杨,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J].科学社会主义,2020(6).
项目信息:本文系大连市社科院2020年度重大调研课题立项项目,项目编号是:2020dlsky262。
作者简介:牛霖霖,女,汉族,黑龙江海伦人,硕士,大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