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450000
摘要 :宋明理学具有明确公共性意识的公理论,而理学家们也践行着其中“觉民行道”的使命,把自家之所逐渐扩充到可以普遍共享的真理,这便是解释公理论的公共性生成的重要过程。而在这一过程当中,理学家们以“公理”来考虑世界之中的秩序,其以“公共之心”来成就人与世界之间的相通相怒的相连关系,在世界同一性的基础上建立对话,并使阐述说明者的个体生命通向宇宙生命共同体的存在体验。理学阐述说明了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或功夫,其对话精神和公共性的品格也是遵循着这么一逻辑而来的,为了当代阐释学的创造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公理;公共;自得;阐释;体验;功夫
这些年来“公共阐释论“的思想,在张江先生在以《公共阐释论纲》为代表的一系列文章中被提出,是一种针对着西方理论放弃了意义确定性追求而踏入了另一条极端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道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框架下彰显中国方案和中国大脑的智慧。张先生以《公共阐释论》为中心,在各文之中大力寻找关于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对话精神与公共思想,缜密地界定了公共阐释的内涵、目标与条件。更是着眼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西方,构建了中国当代阐释学的主张。
一、公理或公共之理
不同于宋明之前,宋明理学的公理表述与其有很大的区别,《管子》等文学便强调的是“以至公,理天下”的原则,而宋明理学表达的则是一种更倾向“心公而理得”的生命境界,并不能用公平、争议的概念所替代。理学家讲的“公理”与之有三种义项:
1、“心公而理得”
理学家说的“公心”和“公理”,是强调理的超越、贯通与普遍性,是启发了“浑然与物同体”的仁者胸怀。
2、“公最近仁”
这里的“公理”具体是与“仁”所联系在议题,语境之下能体现出人性本然之理,联系着仁的内在,呈现的则是无私的身心之内,能被与亲身见证的真理。
3、“公共之理”
宋明理学讲公里,一是在“私欲”上相互对待的意义等同于“天理”,落实在“仁”之性本体;二是在与“私己”像对待的意义上表述为“公共之理”。理学家应立天心、正民命、继续学的目的即在于实现仁的公共性存在。宋明理学有着自我觉悟的公共性意识,从“理”讲,天理与自身同在,作为追求内在生命完满自主的读书作功夫,则应该克尽己私则天理与吾亲在;从“物”的方面看,万物即与我同体,这便是推行了“恕道”的说法,都是在公论仁的语言之下,也意味着与自身通向了人的生命自由,外则指向了人的自我实现。
二、公理与体验
宋明理学家好伦读书之事,他们的理论中的词汇中,“体验”二字有位重要,其就为杨时所言的“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意思,意为读书应当虚心静虑,超然无执,以身心去通读诗书中的人情世界,从而领悟出诗书文本中的言外之情。以“四书”读“六经”,将经典转换成人生学问。跟倾向于“以心会心”地居于圣人所开辟的生命世界。以本然自具的“天理”来思考世界秩序,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成为圣贤的潜能,也界定了人与世界之间的同理相同的公共性关系,“体验”一词所勾连着的自己与圣人生命相通性,也落实到心的层面上,这就是所谓的公理也即是心所同然之理。
但“体验”可不仅仅是件轻松的事情,仅仅把其当作一种阅读理论或文本解释的方法的话,就能难理解为何理学家把读书当成“功夫”来看待的了。
理学的“读书”就是向着人内心世界去开辟的过程,目的在于实现真理让自己完满,“体验”并不是对读书的方法论,更是直指“与理为一”,都是在向存在而逼近。将读书导向了一种寻早自我生命可能性的过程,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层意思。
(一)“敬”
在程朱理学这里,读书“主敬”有两层意义,一是在强调“心不轻举妄动”“放宽内心”,反对“先建立自己的意思”“心粗性情急躁”的阅读心态;二是在“主一”“笃定”“定心”的意义上强调自我掌控和自我感知的能力,强调收敛自己的内心和“埋头埋会”,所谓的心有定主而理义可人。事实上理学读书论的根本之上,还不在经书文本所包含的言外之意,是要自己意会那凡人圣人都一样,人妖贯彻自己的公共之理。所以“主敬”的功法则是十分重要,理学家也把它看待为“维持此心而读书之地” [1]。
(二)“思”
在宋明理学家的读书法中,“思”的作用十分宽泛,他们的“熟读”“主敬”之论也是围绕在这个“思”之中的,所谓“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把“思”的对象由外而转内,自我询问,自我反思的精神,读书不能只寻求纸面上的整理,也妖用书中真理反思自己。把经书当成了一种对照性得人性读物。读书也是一种充满人性得教练,是自我询问,明故本性。“思”便是如此。
(三)“切己”
理学读书法最重要的便是“切己”,表现为自我反省的自我作为与“自得之学”“为己之学”得求说真谛。切己性则正是宋明理学家对照前人功绩所总结出的学术品格。
理学的真理是一种体验的真理,是语言所不能表述赋予意义的真理,对阐述解释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与期待。
(四)“自得”
在理学语境之下,自得乃是一颗道心,也是一种道境,从体用论得角度来看,思考道与事、性与情之间的联系,认为道心安稳牢固不可攻破,便可在污泥的世间从容创新,从而达到内心自由而不逾越规矩,不受道义之外的事情所束缚。真是所谓的率性而为,宋明理学追求的“自得之乐”,便是指向了人的生命的自主与自由[2]。
三 理解与阐释
宋明理学是最具有现代阐释学意味的学术心态,这主要在于理学所反说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存在。从功夫上来说,理学家读书是在自我思考主导下明悟本心的过程之中。从境界上说,理学家读书的每一步都是向真理而逼近,从形式上看,确实可以与现代西方的阐释学的哲学观点所沟通。
但两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之处,宋明理学在天理层面上达成世界平等的基础,并不是西方哲学阐释学的重点。
宋明理学的关键之处便是在自我感悟与公共之理上,前者表示着理解得私人关系,后者则是阐释之公共理解得意义所在。理学家以实践“觉民行道”为社会使命,其实就是向着解释着公共性产生的一个过程。在理学家当中,一个人自己所得的经验分享给了另一个人,也就是自己所学也就是为他人而学,理学解释中就是逻辑上得公理解释。也就是说,公理具有调节人际关系得能力,以公理分享乃是人走向社会得基本道理。正是因为此,我们才不能走西方阐释者得老路,只能是立足于传统思想资源,从而奠定中国阐释学之民族性与世界性得基础。
而且毫无疑问,中国阐释学得未来一定是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现在,它肯定是在哲学高度之上对视西方解释自己的思想,又在实践层面上与西方解释公共性的这一诉求。
而反观宋明理学,其所彰显的乃是学问中对于自我存在、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意义,真是基于“为己之学”的真真意义,所以切记不要行使自大,不肯让步丝毫,也不自我反省认错,以公里层面上达成世界同一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伟.阐释、自得与公理——宋明理学“诗可以兴”的阐释学[J].社会科学战线,2021(03):185-193.
[2]郑伟.宋明理学“公理”论的阐释学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01):19-25.
姓名:周旭阳(1995.06——);性别:男;籍贯:河南周口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