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突破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7期   作者:余萍
[导读] 高校要加强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
        余萍
        黄山学院    安徽省    黄山市  245000

        摘要:高校要加强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强化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切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
引言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心理发展特点、心理素质教育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心理素质教育提出更多新要求。高校已有的心理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不够丰富、目标不够系统化、评价单一等,制约了教育效果的达成。因此,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专业化师资和常态化教学研究为保障,营造开发心理素质教学课程资源教研氛围;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重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以学生获得感为目标和效果定位,开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动态性循环评价,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效果持续优化的良性循环模式;以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为指导,开展课程融入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1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特点
        1.1生本性
        高校心理教育以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际诉求,因此,心理教育不仅要讲述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还要解答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发挥疏导作用,对大学生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等产生引导促进作用。
        1.2实践性
        缺少实践性的心理教育会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不仅会阻碍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会引起大学生对心理教育的抵触情绪。只有从心理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帮助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疏导,因此,心理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心理实践活动。
        1.3差异化
        大学生心理性格及思想情感的差异促使心理教育调整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分组教育,理解大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习惯,选择大学生能够接受或喜欢的教育形式,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4变化性
        部分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刺激或家庭变故时,思想观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心理教育的重点内容及方向目标也应随着时代及大学生心理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另外,心理教育目标要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及健全的道德人格。
2新时代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日益变化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现有心理素质教育内容欠缺适宜性和创新性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已广泛开展,然而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发展存在新特点,对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着显著变化,交往交流方式、情感互动、适应需求、学习方式、情感发展等各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特点,大学生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更多是依据教材,教育者们按照教材体系授课,基于学生需求特点而开展适宜性的教学设计与内容选取相对较少,容易出现教与学之间的不匹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教育效果。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素质教育需求与现有心理素质教育覆盖面窄之间存在矛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偏向于治疗模式、医学模式,教育者们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个体心理咨询或团体辅导,覆盖面窄。

授课内容更多涉及各类心理问题的特征、案例分析和应对策略类知识的讲授,目标定位于消极心理问题的减少或消除,从心理成长意义而言的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内容选取、资源开发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心理素质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3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瓶颈突破策略
        3.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扩大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需要从关注少数人的治疗型、被动型心理素质教育向关注全体学生的预防型、主动型心理素质教育转变,需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系统。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主要以大班额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经验和课程教材而预设,教学方法与过程较为单一。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内容的选取需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学过程的组织符合学生知识生成的规律。以调研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设置符合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课程教学重点,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
        3.2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普及心理知识
        教育高校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构建“理论+体验+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质量标准、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编写专门教材,制作公共课件,完善题库,倡导集体备课、听课与评课制度;在体验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互动形式,健全特色心理实践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3.3增强吸引力和号召力,创新开展心理育人宣传活动
        3.3.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遵循“人在环境”的方法论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积极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大学生心理科普知识竞赛、心理微电影展览、心理情景剧大赛、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学生心理帮扶团队活动展览等实践活动,实现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新心理育人形式,积极开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依托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新平台,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3.2育人育心,打造特色心理助人平台
        高校应树立“助人自助,心有所属”的心理育人理念,打造特色心理助人平台,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第一,打造骨干培育平台,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朋辈助人力量,大力培训心理骨干和优秀班级心理委员,在各班级和宿舍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增强学生自助与互助的能力;第二,打造项目实践平台,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周/月活动;第三,打造能力展示平台,高校可以开展心理漫画、心理小故事、心理散文、心理剧等能力提升活动,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培养大学生心理助人智慧;第四,打造知识共享平台,通过编写《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学生成长指导案例手册》等,满足学生对心理知识的探索需求,帮学生打通专业疏解通道。
结束语
        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也随之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有利于高校培养出更多专业水平高、心理健康的综合型人才。参考文献:
[1]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0-94.
[2]薛冰.心理育人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新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46):171-173,218.
[3]黄明芳.高校网络心理育人体系的生态建构[J].教育评论,2019(11):94-99.
[4]谢丽君.构建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J].智库时代,2020(2):133-134,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