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我们更强调“教书”,反而忽略了“育人”的作用。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思想道德意识匮乏,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或者变成学习的机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梳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显著的改善。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建设却差强人意,“高铁霸座”、“失信人员”,乃至“新兵逃离”等已不再是个案。由此看出,我国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发展之间尚未达到同步的效果。这不仅和社会引导相关,还和校园德育教育缺失有直接的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在教学中有效渗透。
1、立足语文教学,渗透爱国思想
没有强大的经济做保证,无法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保证,更谈不上保家卫国。殊不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使馆,就凸显了我国话语权不足的短板。我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过20年的发展,再也不会出现王伟南海撞击那样悲壮的被动局面。“东亚病夫”的前耻也一去不复返了。有关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德育方面的题材非常广泛,既包括古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最佳素材,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为例,学生们在掌握本文生字和生词的基础上,可以带着感情多次朗读。并认真思考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凝视”、“看着”,同时,在作者饥饿难耐的情况下,都不肯用国旗去换面包,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当自己晕倒后,又是那位老板出手相助,又是为了什么?无疑,国旗是每个华夏子孙对外宣传最好的“名片”。国在,家在,人在。在学习阅读中,大家明白保家卫国的意义所在,这种爱国情感也深深烙在每个人的心中。此外,借助此文我们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设计五星红旗的时代背景,主要设计者——曾联松,他的生平以及和五星红旗之间的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内容,学生们慢慢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2、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提升学生审美层次
小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思考。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开展各种比赛、游戏和主题活动。
小学生多喜欢展现自己靓丽的一面,愿意接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我们可以“投其所好”,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丰富教学氛围,还能逐渐提升他们的审美层次。进而对我国的文化传承起到承上启下,发扬光大的作用。针对中高段小学生,可以组织“故事朗诵会”,在准备阶段学生们不仅会翻阅以前学过的古诗词,重新夯实基础知识。还能自己主动拓展一些和主题相关的“新”诗,如,“中秋诗歌会”,大家会围绕中秋、月亮准备很多诗歌,《静夜思》、《出塞》、《示儿》、《中秋》、《月下独酌》。学生们在朗读、背诵、欣赏这些美句的同时,提升了个人的家国情怀,更是体会到了诗词的那种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古诗词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和精髓,本身具有节奏感、韵律美,以及美妙的意境之美。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饱含感情,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古时的习俗、传统、美德。
3、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史咏)。这古诗不仅抨击了当时的官宦和商贾的奢靡之风,更是警醒世人,要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美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是对这种不良生活现象的鞭笞。针对这些题材,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讲解经济落后就会被动挨打(日寇侵华就是经济、军事不对等造成的);讲解建国初期面对国外势力的围追堵截,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讲解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工资差高达60多倍,直至今日缩减至10多倍。取得今天的成绩,既是我们负重前行的结果,也是我们以苦为乐,秉承勤劳节俭美德的体现。
3、百炼成钢 宠辱不惊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人迎难而上,有的人畏首畏尾。因此,我们还需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坚韧、刚强的优秀品质。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针对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我们要做好鼓励工作。如果置若罔闻,无疑会培养出更多的“逃兵”。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本文具有很强的示范价值。通过本文,学生懂得无论是学习和生活,一旦出现纰漏需要及时改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更是告诉大家,想成就一件事情就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愚公移山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这就需要我们面对各种困难,甚至冷嘲热讽。但根本在于自己的意志力,坚守“水滴石穿”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总结
总之,德育教育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涵盖了文化教育,很多内容又与爱国、德育、哲理、审美等众多元素相关。我们应借助这个教育主阵地,开展渗透式教育,先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