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杨宗佐
[导读]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杨宗佐
        浙江省苍南中学     3258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其应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其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然而,以往的教学策略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利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展开语文教学活动,以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前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拥有较高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学好语文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提升其高考的总体成绩,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以往的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并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无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即使一些教师有意识的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方法不当,亦会造成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下降的现象出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尚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手段帮助其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1.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会相差悬殊,有的学生在课上学习效率较高,而有的学生则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无法提升听课效率。2.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组员会一直滔滔不绝,不会听取他人意见,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有的小组却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无法针对学习任务展开有效的讨论;甚至有的小组在讨论时,会严重偏离主题。对此教师则束手无策,无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致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达不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3.教师在教学时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并未对其理性分析的能力进行培养。由于目前学生的自我意识都比比较强,如此会使学生在学习时忽略文章的主体意识,而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展开阅读活动,造成了学生无法正确提炼文章主旨的现象。4.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乏创新意识,对不同文体的文章展开教学时依旧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5.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依旧以自身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 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若要使学生学好语文知识,首先应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然而,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将具体题型的解题技巧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由于教师过于注重考试内容,致使学生无法掌握更全面的语文知识,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无法针对问题与教师展开有效的沟通交流,而是被动的学习如何解题,使学生对教师养成依赖的心理,失去了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巧设教学情境或问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展开新课程的学习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且教师可以在课文当中提炼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通过巧设问题学生在预习时的效率就可以得到提升。

并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教学情景来展开教学活动,如此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被充分的调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升学习气氛
        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往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若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氛围当中,就可以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展开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如此方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构建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下册《孔雀东南飞(并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文章内容相符的视频,帮助学生融入到文章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感知故事内容后,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总结。在这种课堂气氛当中,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总结与分析能力。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1】。
(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若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教师应改变以往将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策略,而是应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研究。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往教师会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由于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并未给予有效的指导,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展开学习时,教师应改变以往放任不管的态度,而是应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展开人教版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研究烛之武的劝说艺术及其劝说思路,并总结烛之武身上有什么最值得敬佩的品质。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烛之武劝说的思路,来引导学生总结烛之武劝说的艺术,防止学生的讨论内容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在学生总结烛之武身上值得人敬佩的优点时,应引导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控制学生讨论的方向,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升思维能力,如此方可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理解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充分的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2】。
(四)采用分层教学办法
        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采用分层教学的办法展开教学活动,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应给予其充分的思考空间,并对其加以引导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与应试能力得到提升。而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将巩固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慢慢慢形成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以鄙视、批评的态度来展开教育,而是应以鼓励、关爱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提升其学习能力,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3】。
结束语
        良好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翠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7):44-45.
[2] 解广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000(055):204.
[3] 田景堂.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 文摘版:教育, 2015, 000(007):114-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