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邵艳玲
[导读]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507
        邵艳玲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507
        摘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接触到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实现生活化,既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也会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利用与掌握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分析生活现象,创设生活情境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正确使用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将各种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实现生活化教学时,通过对生活片段的分析与收集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生活情境。当学生处于生活情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时,他们的互动与参与度会得到有效提高,这样能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供有力支持。
        在分析生活现象时,教师要站在教授数学学科的角度来分析生活、观察生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充实,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前阶段数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否复杂,如果要求过高,学生则很容易出现厌学的状态。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教师在结合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就要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且与该知识有紧密关系的生活化内容,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进而延伸到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学习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逐渐充满兴趣。例如,在讲解“全等三角形”时,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遍在生活中用到三角形的视频,包括我们信号塔的建设、摩天轮底座、手机支架等,通过相关视频让学生分析该生活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即在创设生活情境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全能三角形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内容。
        二、利用生活素材,抽象问题实体化
        虽然我们生活中处处会涉及数学知识,但从数学知识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是影响初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主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一情况,我们就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转变成实际存在的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抽象问题的实体化。在利用生活素材前,教师要保证自己对数学教学知识有充分以及深入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分析何种物品能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得更为恰当。在具体教学时,教师既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将相关生活素材呈现出来,同时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物品,例如班级中的花、学生们的篮球、足球等,也可以通过展示实体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大的联系,让学生逐渐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抽象知识的学习,也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在不断地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更透彻地掌握好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家里的衣柜、桌子、椅子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借学生的一个篮球在讲台上进行展示,此时学生会认为这些物品都十分普通,为什么会在数学课堂中提到呢?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逐渐引导学生分析外观上的特点后,学生会逐渐理解抽象化的轴对称图形概念,后期慢慢地就会掌握轴对称相关的重要知识,包括对称轴以及后期的如何画轴对称图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合理利用了学生生活素材,将抽象化的轴对称图形概念转变为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印象。
        三、进行例题教学,注入生活情趣
        初中数学教学本身就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当前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的。

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去做枯燥繁杂的计算题,导致他们在缺少练习的基础上无法进行正确解答,并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通过注入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有趣之处,进而能带着良好的状态以及心情去做相关计算题。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前也要融入学生中,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亲身经历,会有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问题。
        在积极搜集到学生生活素材后,将一些有趣的关于学生的生活片段加入我们的例题讲解中,在加强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可以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散了学生思维。但是教师在注入生活情趣时也要尊重学生,保证自己所提供的生活片段是学生可以理解、能够接受的,避免出现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和彩票有关的信息,此时大部分学生都对彩票中奖的概率十分感兴趣,而且班级中可能还会有许多学生想尝试一下,试一下自己是否有良好的运气。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呈现出一系列数据,带领学生学习对随机事件与概率的计算,来让学生了解到彩票的中奖率是非常非常小的。在讲解完相关的例题后,学生不仅会对随机事件与概率内容掌握得更清楚,也会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更感兴趣。
        四、联系生活现实,实现活学活用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生活片段,帮助学生从形象的角度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同时我们要了解到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增加学生学识,更是让学生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进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通过实现数学与生活现实的有效联系,让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数学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数学知识学到自己的脑海中。
        在实现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现实时,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第一,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机会,此时不单单要为学生设置一些计算题,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数学题目,让他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第二,积极建立数学社团、组织数学知识竞赛,该类知识竞赛要与传统的奥数竞赛区别开来,该类竞赛更加注重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第三,教师也可以向学校申请邀请专业人员为孩子讲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生在逐渐产生学习兴趣后,便能更好地走入数学课堂中。
        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完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出一个与家庭装修相关的题目,让每一位学生回家后量出家中地面的面积,并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种类瓷砖的价格以及长宽,让学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出自己家里铺设哪种瓷砖,价钱会更加节省。学生刚刚接触该类题目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当学生真正能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联系到生活之中后,他们对二元一次方程就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更好地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其他问题。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初中数学更加精彩,在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合理利用生活素材注入生活情趣,并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剑.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
        [2]陆小燕.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
        [3]乔光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
        [4]丁国锋.加强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求知导刊,20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