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胡雪平
[导读] “终极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将逻辑推理
        胡雪平
        浙江省台州市院桥中学  胡雪

        摘要: “终极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将逻辑推理、信息整合和语言运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中英语的读后续写写作训练中,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通过分析、整合,使学生在写作中有效地避免跑题、思维僵化等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一 引言
   继2016年英语首考以来,读后续写的次数远高于续写。然而,在这几次的读后续写却成为失分最多的一题,省平均分甚至只有10分左右(总分25分)。失分点除了单词拼写错误,词汇使用错误,句式单调无味等低级错误外,主要是学生没有清晰地理解文本的重要内容,没有弄明白关键词和语言结构的使用情况,没有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把控,没有合理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缺少下面的三种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逻辑关联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从而导致了与原文本前后矛盾,思维僵化等的文本输出。

        二 思维导图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英国著名的教育家Tony Buzan提出了简单易懂的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概念。这是一种以直观形象的图示来建立起一种网状联系的记录方法。它能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发散性思维的模式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语言等方面的潜能(庞远燕,2011)。思维导图主要作用是可以将各种点子,想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图像视觉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能把一些核心的概念,事物很形象地组织起来,借助大脑内的记忆树图,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吕绵,侯霏,2014)。所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架构文本结构,帮助理清文本的脉络。
三 思维导图在高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浙江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是提供一段350词以内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与应用文不同,故事续写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外,还注重学生的内容构思和情节衔接的能力。主要聚焦下面四个方面:一是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三是对语篇的把控能力,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大脑思维本质上是用关键概念以相互关联与综合的方式来思维的。续写短文时,学生需要明白故事的发展进程,前因后果,地理位置变化,人物特征和情感等。在此基础上,学生顺着文章的思路,根据线索,发挥想象,对其后的情节进行合理预测,并用英语表达出来。思维导图的绘画,没有定式,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左右大脑的功能,利用记忆,思维等的特点,帮助自己展开各种想象的逻辑平衡,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在画思维导图时,学生会有不同的发现,思维会越画越清晰。通过训练,学生会快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快速地筛选信息,合理地预测推理文本故事的后续发展,提升自己的谋篇布局的能力。现以浙江省10月首考试题的读后续写材料为例来简述思维导图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的读后续写的提高。
   (一) 画导图,明结构
        读后续写所给的原文本多是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简明易懂的记叙文。10月的材料以时间为序的荒野冒险的故事,学生可以很快地抓住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框架。读后学生得知故事发生在七月的一个周末,Jane 和她的丈夫一起驱车去野营,但两者因小事发生争吵,Jane一气之下独自一人走开却迷失在山林之中。在第一次自救失败之后,Jane 不得不一个人在孤独,恐惧与后悔之中度过了第一夜。在Jane醒来之后,她开始了又一轮的自救,还是以失败结束。

But no more helicopter came and it was dark.所以Jane别无选择,只能在丛林中度过第二夜。续写第二段的段首是It was daybreak when Jane woke up可知这应该是第三天发生的故事了。
   (二)画导图,清脉络
学生通过导图的绘制,了解了故事发展的起因。当Jane意识到自己迷路时,她cried for help,小女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但她不只是一个小女人,she kept moving告诉人们她想要自救——自救是故事发展的一条明线。第一天的自救失败之后,她别无选择,只能一个人呆在山林之中,思念着Tom 和她的家人。从day1的自救失败,第二天毫无疑问,她会继续自救。当然,第二主角Tom 也应该有行动,那么他的行动会是什么呢?文章会有交代吗?一系列的问题会自然的在学生的头脑中浮现,这样思维导图的绘制极大的帮助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故事后续发展的推测。
引导学生开始画导图,既然是Jane’s day2,那么在第二天Jane会听到什么呢?会看到什么呢?她会有那些感受呢?她又会有那些行为及想法呢?会做些什么呢?这些想法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出现。而当学生画到yellow blouse 时,学生的头脑中会浮现why did the writer mention the yellow blouse? where would Jane flag it? How would she get there?...而这一部分出现了5个下划线的词汇,在导图中加以标注,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弄清主要的信息。根据导图,学生就明了Jane第二天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及所做,对学生构思第三天故事的发展是起到借鉴作用的。
   (三)画导图,续故事        
根据考试说明及评分标准,读后续写主要考查学生的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续写的内容与原文和所给续写段落的首句融洽度要高,并且要紧贴所给首句的线索来写。这篇文章给出第一段的首句为But no more helicopters came and it was dark. 而第二段的首句为It was daybreak when Jane woke up.根据第一段的It was dark和第二段的daybreak可推第一段应为那一晚的故事。学生可以使用逆推理,一步步推出故事。第二段首句说It was daybreak when Jane woke up.当她醒来时,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情况是她已经被救,那么她应该在医院醒来。她醒来之后会做些什么?她会了解什么信息呢?那一晚上她又怎样做的呢?学生会沿着这一思维一步步地推理,当思绪断了或无法继续时,可以做上×,表示此路不通。第二种可能情况为如果她没有被救,她还是在山林之中。那么她会做些什么,上一幅导图就会有很好的借鉴。现就第二种可能进行导图。她还在山林中,内容就不外乎Jane的所做,所想及她如何被救或自救成功的,及被救后的言行等。而导图中的walk along the stream, go to an open area, take off her yellow blouse to flag it ,等给出了很多的暗示。而在第一段里,首句But no more helicopter came and it was dark.暗示了Jane只能在山林中再呆一晚了。学生可参考上面Jane第一晚在山林中的所做,所想,所感的导图,第二晚了,一定是又累又饿又后悔,后悔自己的冲动。她会感到难过,但同时她会坚定地认为Tom会坐着helicopter来救她的,因为基于生活常识,一人丛林迷失,直升机搜寻是一个常用的手段之一,所以Jane会深信helicopter会来的,所以她得养精蓄锐,在第三天尽量找到空旷的地方以便Tom能找到她……经过这样的推理,故事的后续发展就出来了。当然学生也可有不同的推理。
四 总结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传授学生如何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架构文本结构,理清文章脉络,将逻辑推理、信息整合和语言运用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语篇的再创造提供新信息框架和条理性思路,让学生将凌乱的信息点系统化整合,进行适当的模仿和再创造。学生在熟悉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后,在简单的纸、笔的辅助下,使用箭头,方框,及关键词等展开发散思考,从而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读后续写。
参考文献:
1.高丽 孟素红.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6):123-125
2.2016浙江省英语高考考试说明
3.吕绵 侯霞.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学园》2014年第32期
4.高永辉.高中生英语写作困难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