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武昌首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财政学是一门紧密围绕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和政策而展开,深刻体现着个人与政府、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学科。其课程的思政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整个教学体系和过程中。目前财政学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融合度不够,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将思政教学得到充分开展。
关键词:财政学 思政资源 教学改革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落实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就是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启“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目标
(一)财政学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通俗来说,就是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知识讲授、技能经验传承等活动过程中,达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对高校各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就是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受教育者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
财政学课程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一门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财政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财政学课程中,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财政学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的一种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在了解了课程思政概念的基础上,需要清楚课程思的内容即:一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财政学课程思政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融入的方式,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财政学课程教学之中。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的目标
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能将理论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结合以分析财政经济现象,并具备将财政理论与我国的财政实践相联系,解决我国实际财政问题的能力。
财政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使财政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新时代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责任感和道德感,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理想有抱负的新青年。
三、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所具备的优势
财政学涵盖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知识理论,讲授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是一门研究政府的收支活动及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又称为公共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财政学思政教学大纲围绕和联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比较形象和系统地讲述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财政职能、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财政收入、税收与税制结构、税收原则与经济效应、税负转嫁和归宿、公债理论、政府预算与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财政政策等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亲密关系、家庭社会与政府治理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财政收支数据,感受到中国财政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面对当前财政改革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实比较,在激发同学们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认清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捷克前总理瓦茨拉夫?克劳斯(Vaclav Klaus)说:“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高深的讨论。没有比财政学更好的学校教育课程了。 ”
财政学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如在财政职能这一章里,讲授市场失灵中偏好的不合理这一知识点时,可举例说明教育是优值品,鼓励学生多消费教育这一产品,今后报效社会主义国家。在公共产品这一章节里,讲授公共产品的特征以及供给方式时,可以今年的疫情和疫苗为例,强调提供公共品和消除公害品是政府的义务,而我们国家做到了,这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核心价值观之所在。在涉及财政支出知识点时,可引入美国的医疗体制,深刻分析美国医疗体制的弊病,并且同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进行对比,在此宣扬我国医疗体制中优势,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也要看到不足,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为社会主义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
四、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较多,如“作为特殊的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这个授课要点,它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在于公共产品+“知识”提供方式=奋斗的人生观。从私人产品供给角度,“知识”由个人创造,属私人产品。从公共产品角度,“知识”是一种公共品,且只有当“知识”成为公共品时,它才能极大地发挥价值,才能对国家的发展、人类社会进步起到关键作用,以此为思政资源,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努力创造知识,为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教学方法可采用情景创设+引导式教学。又如“财政支出领域中的医疗卫生支出” 这个授课要点,它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在于医疗卫生支出+传染病=爱国主义情怀,在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知识点中,对比中美医疗制度,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控制疾病的态度和结果同我国的差异,以此为思政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公共卫生医疗体制的优势,切身体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情景创设+案例讨论”。再如“消费税的意义” 这个授课要点,它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在于税收的意义+对烟酒、奢侈品等征消费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税的特点是对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额外增收一道税收,它的意义除了体现政府的产业政策外,还在引导消费结构、缩小贫富差距、矫正不良消费习惯及节资环保。以此为思政资源,教育学生树立节约意
识,并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目前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师自身思想和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思想认识上有些偏差,仍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而非他们的授课目的。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擅长教授专业知识,对思想政治方面虽有了解但不够深入。也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先辈指导。
(二)财政学课程思政素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主要原因一是我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研究思政案例时间被缩减了,使得专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案例进行充分深入地挖掘和探讨②。二是我校还没有大面积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师一般会先教授理论知识,有时间再引入思政教学案例进行思政内容的展开,这就使得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也不够充分。
(三)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不高
目前财政学教学中虽然已融入部分思政资源和思政教育,但是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
象,并且主要教学方式重在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讨论,考试以及课后实践及作业设计上与思政 元素结合的不那么紧密,因此,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式仍需加强。
六、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思路
(一)整体规划
根据三全育人思想,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到所有开设财政学课程的专业的教学全过程中,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各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学内容育人、教学过程育人、教学实践育人、教学考核育人、教学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特别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专业教育体系中构建起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发挥教育的“教书育人”功能,回归教育的本源,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素质。
(二)实施思路
首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挖掘财政学内容中的思政资源,找出专业知识和思政结合点。然后通过案例设计、新闻导读、植入广告或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情景创设,再者要以行动教学为导向做好教学设计,最后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
(三)重点措施
1.优化和创新财政学的教学课程内容。结合当前时事政治,挖掘思政元素,整合思政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让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理念能高度融合。形成新的大纲,课件及教案,做好相关思政案例建设。
2.改进财政学的教学过程和方式。减少之前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时间,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以行动式教学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讨论、实践及科研等各环节,完成思政学习,价值塑造的目标。前要求学生录制财政热点新闻视频并要求加以评论,可以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国情、关注民生,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课中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学生互评等模式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中。课后可通过课程论文、实践调研等多种方式把课程思政理念传授给学生。
3.引进多样化的考核手段。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外,可以采取科学研究、课堂演示、课堂讨论、课程测验及课后实践等多种手段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态度,自律、奋斗的人生观意识,引导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把准人生航向。
4.教师做好服务。教师随时与学生保持思想上的沟通,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握好育人的关键点,把育人的过程同自身的素养结合起来,同时促进自身的思想上的提高和进步。
(四)具体要求
1.提高《财政学》课程思政地位
经济学家陈共认为,财政是经济与政治共同作用的产物,它应该属于二元次学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财政学已逐步由经济学主导转为政治学引领,研究的核心内容集中于国家与个人、民生和社会公平的作用机制,体现其政治属性、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内容具有显性的思政特征,本身就在传递国家的国情、大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渗透力强,更容易在课程教学中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以课程的思政特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引导,在学科建设、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
2.全面提高教师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政治素质
在财政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是主体,直接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作为财政学任课教师,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去关注时代的变迁、关注社会的发展,汲取社会生活的养分,丰富人生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真正去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理性自觉。要具备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时时对接的意识,将思政教育的目标、原则和要求融入财政学专业课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
3.教师应具备做好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能力
首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活动中,要营造课程思政的氛围,通过启发、小组讨论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教育结束后,应具备反思与拓展的能力。其次,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推动后续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以及教育经验的积累。课程与教材开发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关系到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最后是财政学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和工具,从专业知识和思想素养两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五)财政学课程思政嵌入内容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及财政学的教学内容,将从三个方面将思政元素嵌入财政学教学全过程中: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当前的财税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公共职责与权力划分等,都是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途径。实行民主财政,强化预算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决策的透明度及民众参与度,是实现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财政资金及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对特定、特殊困难人群的扶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公平的重要体现。税收及预算的法定、财政运行全面法制化,是实现自由、平等及公平的重要法律制度保障。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对比、对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讲解、对世界格局及中国发展世界影响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 国情教育
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国情,了解国家。要增进学生对国家制度的理性认同,并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可以根据财政学各章节内容及特点嵌入国情教育。
七、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预期效果
通过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用于我校整个财政学教学过程中,达到财政学专业知识教育同思政育人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如果效果良好,其方法和思路可以应用到我校其它专业课中,推广到同类高校。
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的“三结合”,把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打造成为德育融合的重要阵地,建设德智一体的新型教学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与思政课教师的智库共享资源,以实现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势叠加、职能互补,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茆晓颖: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1期。
[2]张建深:《<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现路径》,《课程教学》第2020年第7期。
[3]魏火艳: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商业经济》2020年第3期。
[4]高嘉华: 《“课程思政”背景下<财政学>教学改革研究》,《财富时代》2020年第12期。
[5]阮文虹:《财政学课程思政嵌入内容及嵌入路径设计》,《科教文汇》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