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李苑娜
[导读]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
       李苑娜,
       梅州市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  514000
       摘要:劳动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而当代青少年劳动精神面貌的塑造、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劳动素养的培育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
       前言:劳动教育课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回顾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其课程目标在这一价值引领下,呈现出从单一追求工具性价值到兼具工具性价值与存在性价值的演变逻辑,即当代劳动教育对于个体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更具有存在性的内在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
       1.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21 世纪之初,劳动教育课程始终服务于国家工农业生产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劳动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凌驾于其本体性价值之上,将人的培养置于政治教育、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下,从而遮蔽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价值。而随着新课改人本理念的不断渗透,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开始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取向,学生主体性价值的彰显成为关注焦点。作为主体的学生,既是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精神性的存在,因而劳动教育课程不应囿于对学生知识传递、技能训练的关注,而要将学生精神性主体的一面纳入关怀的视野,强调在劳动实践中“学生个体把自身的目的、智力、知识、技能以及体力投射到劳动对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本质力量积淀、凝聚到对象中,不仅实现对外在对象的占有,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个体自身天性的发展”。
       2.其次,强调课程的素养本位。劳动教育课程的嬗变历程是对整个教育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素质再到核心素养的一个注脚,由此勾勒出劳动教育课程从单向强调技术学习或思想教育的功能定位转向育人与学技价值相融合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说,劳动教育课程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的那套,而是要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劳动素养,继而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
       1.课程内容。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等方面。随着课程视域的拓宽与课程理念的更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逐渐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向开放。第一,课程内容趋于融合。自我服务劳动等五类劳动内容的边界模糊且可变,并随着时代推移,逐渐形成开放、多元的新地带。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的手工劳动,以制作教具、学具或农具为主,但实际上这些工具共同服务于学生生活,具有自我服务的性质;洗衣、铺床、做饭等活动虽属于自我服务劳动,但也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新课改之后,劳动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线,以自我服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等为主的内容体系。第二,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课程,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反映了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而且随着对“生活”的理解不断深化,课程内容不仅包含学生日常生活方面,还包含未来职业生活所提出的要求,即现代职业技术技能的相关内容渗透其中。第三,课程内容因时而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走向现代化既是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更是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下焕发生机的必然选择。劳动教育在各历史时期中不同的着眼点映射出其强烈的时代印记,亦揭示出其因时而新、因势而为的发展趋向。数字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力求“活化”科技、整合资源,强调在大数据、云计算、VR 技术、AI 技术等现代科技领域中深度耕耘,以实现创造性劳动、体面劳动与虚拟劳动的有机结合。


       2.课程实施。整个教育的发展脉络依附于这两大主张,劳动教育概莫能外。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劳动教育课程从传统走向现代,在课程实施上表征出从被动接受到亲历体认的演进逻辑。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理念走向具身。劳动的体脑之分使得我国劳动教育曾一度处于单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钟摆式运动中,然而二者其实存在于“共相”之中,即由身体投入牵涉身心共振。由此,我国劳动教育开始摒弃劳心或劳身的片面观点,转而采取具身的主张。进言之,初步确立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虽重视劳动实践,但学生的身体被动卷入劳动活动之中,主要是师讲生听、模仿教师的接受式学习。在新课改学生本位理念的影响下,劳动教育新增了诸多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不仅强调身体的实践参与,更重视这种身体投入对启发学生的不同思想向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成审美体验与道德自觉等方面的作用。这对观照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敏感性意义重大,这种敏感性说服人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劳动、珍惜劳动,通过劳动理解人类的存在、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趋向多元。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一直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变革的主旋律,从讲授、示范操作、直观教学到探究、服务、设计、制作、体验、试验等学习方式的转
变,除了说明劳动教育课程有诸多学习方式外,还揭示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重心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体认,教学场域从学校课堂拓宽至社区、职业院校等,进而反映出学生的劳动学习已从被动卷入变为主动参与的发展趋势。正是在参与劳动、践行劳动、体验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官能得以触发、情感实现共鸣,并借由劳动所生发的自然情感塑造着崇尚劳动的价值观。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不应是且也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在评价方面虽然始终强调对学生劳动品质与能力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评价观念一成不变。相反,劳动教育的课程评价观念随时代变迁而愈加开放与多元,并在谋求价值共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评价体系、理念与实践。首先,评价体系臻于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现已逐渐形成涵盖评价理念、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机制等各维度的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弥补了初步确立时期评价体系缺位的空白,同时扭转了恢复重建时期过于侧重评价目标与形式而忽视评价内容的精神性与评价工具的综合性的局面。其次,评价理念复归人性。劳动教育课程呈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综合化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塑劳动教育本真的育人价值观得到重视,对人性的护持与关怀得到凸显,促进学生作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共同发展得到认同。劳动教育课程培养的人既是自在、自为、自由之人,更是肩负国家使命与担当的公民。这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以更高的国家站位,关注学生艰苦奋斗、崇尚劳动这一民族品质的塑造。再次,评价实践深入内核。劳动教育课程以往的评价活动在实践中虽然牵涉评价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但大多游走于评价的外延,而新课改以来的劳动教育课程对评什么、怎么评、评价结果怎么用等具体问题作出了回应。不仅解决了评价主体如何界定、评价内容如何确立、评价工具如何选择等基础性问题,还对诸如评价内容的深化细化、评价过程的反思、评价反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作出了规定。这逐渐触及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深层内核,尤其是对评价反馈信息的利用,无疑为今后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维视角与行动方式。
       结束语:总之,课程化实施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生必修课”。
       参考文献:
       [1] 徐长发. 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 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2] 林克松,熊晴. 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2):57-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