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绪 李文睿 王哲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摘要:企业挂职锻炼是高校专业教师将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课堂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专业教师挂职的必要性和挂职现状,探讨了促进挂职锻炼的有效途径,以便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转化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企业挂职,课堂教学,评价体制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指导意见,地方高校开展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转型发展的核心是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要与实践结合,实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了解当前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将其融合到专业课堂教学中,同时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贡献地方经济发展。
现在有许多高校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采取了专职、兼职、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企业活动,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很多工作仍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教师进企业锻炼进行深入探索,建立起配套的长效机制,才能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
1 专业教师企业挂职的必要性
高校专业教师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基础及良好的理论教育能力,但随着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他们掌握的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可能已经老化,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实践锻炼的经历,而工科专业要求教师既要擅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又要能够指导学生完成专业实践。同时,高校教师有必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参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培训等工作,通过赴企业挂职工作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终实现服务社会。
1.1开拓视野,提高素质
到企业挂职后,高校教师更能感受到专业知识需要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传授上,需要融会贯通,要进一步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操作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越来越成为更多企业的需要[1]。例如化工专业,专业教师对生产流程的描述不能仅停留在仿真设备上,否则很难让学生对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概况有大致的了解。
1.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
“双师型”不应该仅仅是考取双证,而是实实在在的双能,不但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也具备技术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通过进企业学习、锻炼,弥补了自己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衔接上的空白,督促自己提升学习,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逐步成长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知识传授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更要贴合企业生产。
1.3优化教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高校教师可以将这些更具真实性、前沿性的企业挂职实例应用于课堂教学,进行情景重现,模拟企业工作流程,针对实际开发任务,为学生设置更为形象有趣的学习环节,从而完善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了理论知识的理解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与接收程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课堂教学更贴近企业实战。
1.4有助于科学研究,转化科研成果
科研是高校承担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高校教师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教师为了职称晋升及年度考核,撰写了一些没有理论依据、没有案例素材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浪费精力、财力,而且也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企业实践中专业教师将遇到的技术问题申报课题、项目,经过学习、研究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对撰写论文提供一些有根据、有理论的数据,减少论文内容的空泛性,既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通过转化科研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2 专业教师企业挂职的现状
尽管现在很多高校开始重视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但许多教师在进行挂职锻炼时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目标。还有一部分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后,会努力做到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当中,但却不善于探讨自己的挂职锻炼过程,没有深入思考企业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融于课堂教学,也无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2],以至于无法真正实现挂职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2.1岗位参与程度浅
部分专业教师为了能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才选择进入企业中挂职锻炼,或者其专业对口度不高,致使其在进入到企业后无法全身心投入顶岗作业,很难深入企业的操作流程或者科研技改中去,不能够独立完成某些岗位任务,仅仅做些协助或助理性工作,甚至只能观摩,严重缺乏学习的动力,锻炼效果可想而知。
2.2考核量化难操作
高校对教师企业挂职的考核多停留在教师是否积极参与了企业生产运营,并未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考核,对参与程度及效果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不够完善的考核制度严重影响了教师挂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挂职效果随意性大。
2.3主动性不高
尽管高校专业教师进企业挂职期间仍然带薪,甚至还可能有津贴和奖励,但教师挂职的主动性仍不高,一方面,职称评定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挂职期间还要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势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多数高校并未将挂职锻炼经历列入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参考条件,而高校教师最为关注的恰恰是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
3 促进挂职锻炼的有效途径
3.1校企合作共建双赢机制
地方高校根据教师的专业及人才培养等因素选择合作企业,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应有所掌握,选择健康环保、有技术含量、前景广阔的专业和企业,安排专业相关的教师对口挂职,如化工行业,倾向于选择环保、低能耗、有发展前景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企业,如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既实现了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目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价值,贡献地方经济发展。
3.2完善挂职锻炼评价体制
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工作对高校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科学评价挂职教师非常必要。目前,大多数高校考核标准简单粗糙,以实践总结报告及发表的相关论文来评价,并不能全面反应挂职工作的的实效性。
3.3政策激励
为建立高校教师挂职锻炼的长效机制,经校学术委员会考核合格的挂职锻炼经历,挂职教师可享有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的政策倾斜,特别是职称评定方向的政策倾斜,对身处高校激烈的职称竞争中的教师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挂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实现挂职锻炼的效果。
4 总结
高校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是将自身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对学校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考核、学生反馈、企业监督等多种途径建立、完善校企挂职锻炼长效合作机制,必将取得理想的挂职锻炼效果,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的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关于高校教师进行企业挂职锻炼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7(02):262.
[2]潘春胜,刘聃.高校教师企业挂职质量监控体系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28-12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