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麦荣斌
[导读] 实施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
       麦荣斌
       广州市番禺区韦大小学    511495
       摘要:实施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合格而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是农村教育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教师队伍;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人是一切发展要素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团队的软实力关乎学校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一个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一、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师资水平悬殊,人才资源出现逆流
       近几年由于城区学校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名额较大,每年都有一些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强的教师被招考到城区中小学任教,一些音、体、美教师以及乡镇中心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招考到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导致农村学校教师专业结构短缺。这种现象使城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从而促使大量学生择校。农村学生想尽一切办法转入城区学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生源流失严重,甚至大多数教学点和村级学校关闭,教师被分流到乡镇学校任教,为农村经济条件差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上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接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二)杂事过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现在学校校长及一些教师每天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但真正用于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的时间却少之又少,近一半时间被各种会议、上级检查、精准扶贫等杂事占用了。学校教学工作成了“副业”,教师缺少静下心来教学的没有时间和精力,缺少可以开展教学研究的机会。比如一些学校校长和业务人员工作倦怠,缺乏干劲,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必须和教学实践、反思相结合,但由于学校杂事太多,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开展教学研究,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三)师德意识不强等现象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新时代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坚持教育报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但是目前来看,少数教师师德低下,教育思想落后,工作中缺乏危机感和工作热情,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部分农村偏远学校教师中存在思想认识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粗暴,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村级小学教师自律意识不强、纪律松弛、作风涣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人民教师的形象,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骨干教师是推动学校稳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乡村学校来说,骨干教师需求一直难以得到满足。

《意见》提出“加大乡村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一是要将骨干教师培训摆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首要地位,选拔优秀的乡村教师参加专项培训,使其尽快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教学专家,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整所学校教师队伍能力的提升;二是骨干教师培训要与乡村实际相结合,抛弃“乡土性”将进一步加剧乡村教师的职业焦虑感。在设计乡村骨干教师培训内容时,要注重引导乡村教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培养健全的乡土认知。如此或可减少乡村骨干教师的流失,造就相对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将教师师德师风列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提拔任用、入党审查等工作相结合,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的督导和过程性管理。坚持“四个相统一”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十项准则。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违纪行为处理办法,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并处理教师队伍中的师德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三)适当放宽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乡村教师普遍认为,目前实行的职称评审制度的公平性有待改进,如职称评审在名额分配上仍存在“向城性”倾向、职称结构比例区域间不平衡、乡村教师高级职称数量占比低、晋升困难等制度性困境。《意见》指出,适当放宽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条件。对于长期坚守岗位的乡村教师,职称评审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可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职称评审制度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业认同感、个人荣誉感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放宽乡村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增加高级岗位的数量,可以激励乡村教师安心从教。
       (四)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
       工资待遇直接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免费师范生不愿回乡村任教,主要原因是乡村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城市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收益预期。《意见》提出工资待遇要向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斜,激励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因此,应当健全乡村教师补助经费长效机制,加大差异化生活补助力度,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同时,地方政府可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采取发放住房补助的方式,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五)坚持缺编教师支教与专业教师走教相结合
       一是实行“支教”制度,城区学校、乡镇中心学校的专任教师和骨干教师定期到教学点和村级小学任教,并要把“支教”与教师评先、职称评定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二是实行“走教”制度,将乡镇内紧缺科目的教师进行集中编排,实行灵活换岗。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到农村教学点、村级小学任教。确保所有学校都能够按规定开齐所有科目。
结束语
       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农村教育工作才能得以健康、科学地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02).
[2]肖长珊.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
[3]王世军,徐中仁.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