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恩教育的新形式——感恩干预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期   作者:林楚悠然 张玉萍
[导读] 感恩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林楚悠然   张玉萍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感恩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形式和内容仍有待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因此,将心理学层面上的感恩干预手段引入感恩教育,作为对感恩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感恩 感恩干预 感恩教育
一、感恩干预概述
(一)感恩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上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感恩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之一,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感恩情感,培养感恩行为,是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以及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感恩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近些年来,以提升个体感恩水平为目标的感恩干预作为感恩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也开始崭露头角。
《现代汉语词典》将“感恩”定义为“对别人给的帮助表示感激”。而心理学家则将感恩定义为:感恩是指个体用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1]。
       9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浪潮的兴起,感恩再次作为一种正向心理品质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诸多研究表明,感恩对心理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感恩与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变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通过培养感恩这种心理品质,能够抑制青少年的自杀风险[2]。根据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恩水平的提升还能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实现与周围环境中的他人的良性互动,促成积极情绪在人际间的的正向循环。
(二)感恩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不同,如果说传统心理干预是“授人以鱼”,那么积极心理干预则是“授人以渔”,这是一种从“事后干预,注重问题解决”转换为“事前预防,关注潜在品质”的干预模式,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在心理问题发生之前,激发干预对象的潜能,使干预对象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感恩干预便是积极心理干预中的一员,其目的便是在于激发和促进个体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以及感恩行为,并最终起到提高其生活幸福感,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二、常用感恩干预手段
(一)感恩记录(又名“列举恩惠”)
       感恩记录是通过让干预对象定期记录多件感恩事件来提升其感恩水平的感恩干预手段,这也是感恩干预当中最为常见的手段。 Emmons和McCullough(2003)最早采用该方法, 他们分别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10周和为期2周的干预,在10周的干预当中,大学生们每周记录5件感恩事件,而在2周的干预当中,则每天记录5件感恩事件。结果表明两组大学生均表现出更高的感恩水平、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 以及更少的消极情感和头痛等躯体症状。
       石国兴,祝伟娜(2008)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以感恩记录为主的感恩干预研究,该研究在持续六周的时间里,每周两次,每次20分钟,要求学生回顾并记录最近几天生活中发生的值得感激的事情。


       曹国光(2020)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他选取了同一公共选修课的四个班级,在其中的两个班级实施感恩记录,另外两个班级进行自然授课,不做其他处理。实施感恩记录的班级需要通过通讯软件参与每日打卡活动,打卡主题要求为∶“今天让我感到快乐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些事为什么会发生? ”,打卡时间持续50天。最终共有144名同学参与了打卡活动,平均打卡次数约33次。结果发现:进行感恩记录的班级与进行自然授课的班级学生的基线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感恩记录结束之后,前者的主观幸福感的变化量显著高于后者。
(二)感恩拜访
感恩拜访, 是指导干预对象写信向施惠者表达感谢, 并通过寄送或当众读出的方式将信件内容传达给施惠者。Seligman 等人(2005)以成人作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干预,干预对象需要书写一封包含感恩事件以及感恩原因的信件,并将这封信件寄送给施惠者。结果表明,无论是干预后的即时测量还是一月后进行的重测,“感恩拜访”组均报告了较高的感恩水平和幸福感,以及更少的抑郁。
Froh, Kashdan等人(2009)对儿童和青少年样本进行了为期两周,每两天进行一次的10至15分钟的干预, “感恩拜访”组要求干预对象书写感恩信件并当众邮寄, 控制组要求被试写关于日常事件及对其想法和感受的信件并当众邮寄, 与控制组相比,“感恩拜访”组中低积极情感者在干预后即时测量和两月后的测量中均报告更多的感恩和积极情感。
翟牡丹(2013)以15名大学生作为对象,要求他们写信给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时间为 45分钟,事后利用课余时间,将这封信当面读给对方听或打电话、发信息给对方,表达自已的感激之情,每周1次,共8次。干预结束后,15名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感恩沉思
感恩沉思是一种最新且仍在发展中的干预方法,这种方法让干预对象沉思或记录感恩事件,尽管每次干预时间较短,往往只持续几分钟,但对于积极情绪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Watkins(2003)在研究中对大学生进行为时仅5分钟的干预, 接受干预的大学生被要求记录暑假期间发生的,他们认为值得感恩的事件, 未接受干预的大学生则记录他们暑假想做但没能做成的事情。结果表明,相对于后者,前者报告更多的积极情感和更少的消极情感。
吴正慧等(2019)在国内大学生身上验证了感恩沉思这一干预方法的有效性。他们招募了4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感恩沉思”组和对照组。接下来,对干预组的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周,每周一次的感恩沉思干预,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训练。干预指导语如下: “在过去的七天里有没有让你感激的事情或者让你想说感谢的人?你可能同时想到了很多件事,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请具体回忆其中的一件事。就好像电影镜聚焦到一个场景慢慢展开……”回忆结束后,为了强化感恩沉思的效果,干预组的学生还需将回忆起的内容记录下来。
与感恩记录和感恩拜访相比,感恩沉思干预的难点在于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力,因为在感恩沉思干预的过程当中,主持人需要引导成员们快速进入感恩沉思状态,否则将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总结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将感恩教育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但相比起国外,国内的感恩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体系,并且以理论教育与灌输、说教为主,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干预手段。因此,在未来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的构建当中,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寻找适用于国内大学生的感恩干预措施,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教育者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Mccullough M E , Emmons R A , Tsang J .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1):112.
       [2]林枝, 喻承甫, 杨锡胜. 感恩抑制青少年自杀风险:基于压力-心理病理学视角[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5, 000(008):36-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