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陪孩子做作业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7期   作者:陈琼
[导读] 当当妈妈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很焦虑
        陈琼
        邛崃市北街小学 四川 成都 611530
引文:当当妈妈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会很焦虑。就会担心孩子的作业问题。到了晚上7点到11点是当当家里最紧张的时刻。每次到了晚上要写作业的时间,妈妈总是先和颜悦色的提醒当当“当当,好孩子,快去写作业吧”。当当不为所动,坐在餐椅上,继续做自己的游戏。
        妈妈提醒自己,可不能发脾气。又提醒当当"“快去写作业啊,做完作业妈妈给你十块钱。”可是当当还是一动不动,妈妈又说:“去写作业了,小祖宗,做完作业,妈妈周末带你去玩儿。”有时候还会说,“只要你做完作业,妈妈让你玩一个小时游戏。”
        刚开始呢,当当还算是配合,听妈妈的话,做作业也算是高效。但是慢慢的,妈妈的诱惑对当当失去了魅力,妈妈虽然慢慢加码,但是当当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最后这些方法慢慢的全失效了。
        当当妈妈终于开始沉不住气,声音也变得烦躁,“你给我马上去做!马上!别再磨磨蹭蹭了!”声音大的整栋楼都在颤动。
        就这样,当当在漫长的学习时光里,慢慢的学会用各种方式,抵抗妈妈的安排、唠叨以及诱惑。他会时刻恐惧着妈妈的指责和怒骂,甚至体罚,唯独没有学会的是怎样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他可以应对的行为就是:拖延,应付,拖拉,磨蹭等等。
        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要么不和父母沟通,要么和父母对着干。孩子在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中,也许每次的确是完成了作业,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里养成了恶习,相比不完成作业,这些恶习更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和价值感。
        以上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模式,我猜很多人都不陌生。要么过于严厉和控制,要么太多骄纵,缺乏界限。无效时转向控制,控制无效又转向放任。最终的结果,孩子失去了自己处理作业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越来越依赖他人。亲子关系,因为作业而越来越差,接下来孩子可能不仅仅在做作业,而且面对生活的各种问题中,也会养成这种恶习。用这样的模式去处理和应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这样的结果,看似每次孩子都做完了作业,但孩子却失去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了讲条件、操纵他人、依赖他人、对抗、不关注事情,习惯抵抗的行为模式。这样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好,各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好。
        相信以上的结论,会让很多爸爸妈妈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陪伴孩子做作业才叫配的好呢?
        我们来听听泡泡妈妈的故事。
        泡泡七岁了,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有一天妈妈检查泡泡的作业,发现他最近没有做生字卡片,而且是连续四天都没有做。妈妈很生气,但是她没有发火。她先深呼吸,在心里默默的数,1、2、3……数十下之后,他平静下来温和地问泡泡:"泡泡,你的生字卡怎么办呢?"泡泡很不情愿地说:"那我明天补呗。"妈妈同意了。

但是第二天有一连串的活动,等到要做生字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而且玩了一整天,泡泡焉了。泡泡打开书就开始哭,"怎么多字,都一百多个,我怎么做?""你帮我做吧,妈妈"。妈妈心里咯噔了一下,她知道并没有这么多字,泡泡只是在为不写作业找借口而已。妈妈脑子里闪出了一连串想要指责的话,但是,再一次深呼吸,忍住,说"呃,你觉得生字这么多,写不完。你现在又烦躁又害怕,希望我帮你,是吗?"泡泡眼泪汪汪的点点头,妈妈说,生字卡是你自己的事情啊,我可不能跟你做哦。不过呢,我可以看看可以怎么帮你吧。"生字卡有三个部分,生字、拼音和画图,生字部分不要求会写。看到这儿,妈妈心里有数了,她说,"这样吧,我们一步一步的来。咱们先画画,怎么样?"泡泡是个爱画画的孩子。妈妈就先把任务分解,并且先挑孩子最喜欢的做。泡泡说"没问题,画画很简单,我可以的。"妈妈找出一本简笔画册,让泡泡自己挑想要画画的画。泡泡只用十几分钟就画完了,他开心的举着自己画的生字卡,咯咯地直乐。妈妈跟着孩子一起享受着完成这个小任务之后的成就感。五分钟之后妈妈温和的提醒,"宝贝儿,要写拼音了哦,这样吧,妈妈读,你写怎么样?"在"我能行"的成就感中,泡泡开心地继续写着拼音。又是十几分钟高效完成。泡泡妈妈击掌欢呼。然后泡泡提出了一个让妈妈很惊讶的建议,"我要把生字也写了。"妈妈说"老师没要求你们写生字呀,只要会认就行了"。可是,泡泡这次没听妈妈的,他拿起生字卡,一笔一划地专注而毫无杂念地写。把每一个生字都写在生字卡上。泡泡写完生字,长长的出一口气,拿着自己做好的卡片,看着卡片上的话,拼音和生字,他纯洁的眼睛里,那种丰盈的幸福感是那么的让人感动。在这幸福的感觉中呆了一会儿之后,泡泡开心的说,"妈妈,我现在觉得好轻松啊。下次我一定预习完功课,马上把生字卡做了,再也不把这些事堆在一起了"。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处理孩子不想写生字卡这件事情上,做到了既和善又坚定。
        "和善",就是要理解孩子。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做的四篇课文的生字卡,如同一块巨石阻挡在孩子面前,让她既害怕又烦躁,无法承受。我们作为成年人在遇到一个,巨石一般的任务,也会感觉到有压力,也会感觉到烦躁。
        而"坚定"是什么呢?坚定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要完成。家长有责任帮助和督促孩子完成。泡泡妈妈共行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孩子分解任务,让孩子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价值感和我能行的信心。如果长期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将学习到理解自己,相互尊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情绪也会有更多的认知。
        对于父母而言,能这样和善而坚定的陪好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被理解,被尊重。就会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责任感。孩子会受到鼓舞,并关注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对学习保持积极的兴趣。
        学习是孩子的事,我们不应该包办代替。当然孩子在什么样的氛围里学习,是父母可以尽到的责任。
        正如一个家长学校的校长的感慨:父母坐在书桌前,目的不是为了督促和显示权威,而是营造愉快温暖的学习氛围,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孩子要好好学习,那么给孩子营造温暖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家长最值得做的事儿。
        当家长可以这样和善而坚定的陪孩子做作业,就能陪着轻松、陪的好。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一直要陪着孩子做作业。而是不但要陪得好,而且要慢慢地过渡到陪得少,最后不再陪孩子做作业。从而达到孩子要独立、自律、高效地完成作业的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