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如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 522000 )
【摘要】
“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思维起点和实践起点的角度对“底线思维”进行哲学考量;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学生自我成才的底线需要出发,分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底线思维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从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治底线和国家安全底线等维度恪守“底线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底线思维 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新时代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底线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出,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有益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一、“底线思维”的哲学考量
“底线”是边界线和下限度,是保证事物相对平衡的最低保障。坚持“底线思维”能够维持事物稳定,能预判最差的结果并采取举措,积极向上改变最后的结果。
1、忧患意识是“底线思维”的思维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坏处准备”就是要有忧患意识,需要我们在谨慎剖析所处情况的前提下,预判最差的结果并采取举措,使危险处在可掌控的范畴内,转危为安,扭转结果。这是底线思维的思维起点。培养高校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利于自觉生成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不放松、不懈怠的政治思想意识。
2、问题意识是“底线思维”的实践起点
党的百年历程是不断遭遇危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每次能赢得战略主动权,都在于有防患于未然的危机应对策略,及时发现实践中的关键性问题,面对问题做好精准施策。新时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我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的深层次问题等,都是现实而具体的,培养高校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顺利实现,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对象要覆盖到全体青年。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牢固树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底线思维,发挥底线思维的引领价值。
1、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底线的需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正通过网络等手段,步步紧逼,从高校夺取青年,夺取话语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住意识形态的底线,保障正确的政治方向,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2、当代高校学生自我成才的底线需要
新形势下,不仅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多样。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迷茫浮躁、急功近利、信仰迷失甚至信仰缺失等问题,想独立却感无力,想爱国却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是非难辨,“底线沦陷”的悲剧时有发生。大学生成才路上迫切需要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等的引领,也警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底线思维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是刻不容缓的。直面学生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引领学生在实现自我成才过程的“底线”原则,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规则“底线”和道德“底线”,在多元价值体系中选择崇高的政治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恪守底线、满身正义的优异学生。
三、恪守“底线思维”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恪守“底线思维”,即从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制底线和国家安全底线等维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恪守各种底线,将“底线思维”融进教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底线意识的优秀人才。
1、恪守政治“底线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政治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是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政治战略的宣传者和引领人,又是构建学生灵魂的设计师,这一重要的角色定位,使其不仅要具有踏实的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有坚毅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在面临是非的时候,能够恪守科学的政治立场。
高校学生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恪守政治“底线思维”,在思想和行动上要起到表率作用。面对多元的文化体系,学生容易陷入其中,难分真伪,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维,及时准确的引领学生坚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抵抗外来腐朽落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践行;教育工作者也需与社会发展的节奏相一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创新教学技巧;加强自己的前景预测能力,及时准确预测学生的思想变动,及时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其科学成长。恪守政治“底线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职业的要求,又是与时俱进的基本条件。
2、恪守道德“底线思维”
高校学生经过大学高等教育文化环境渲染,具备了较为广阔的眼界和视野,必将最终成为社会相应领域的有用之才,其中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低在一定限度内代表了该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主要渠道。面对新时代格局中错综复杂甚至难辨善恶的道德观的冲击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恪守正统道德“底线思维”,这不仅是社会、民族发展的客观需求,还是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主观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恪守道德“底线思维”,就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能够在任何情境中都把个人私利放在最后;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展开交流的基础,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主动用道德的“底线思维”限制自己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面临经济诱惑时能够坚守底线。恪守道德“底线思维”,还可以从多层面多维度来提升,比如增强学生对于党、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
3、恪守法治“底线思维”
法治“底线思维”是要按照法治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多方材料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法治“底线思维”是薄弱甚至是欠缺的,对法治思维的培养和建立是不健全的。由于法治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度底,从而导致犯罪率上升,不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思维,让学生敬畏法律,恪守法治的底线,捍卫法律权威的同时在行动上能遵守法律,让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践行者。
4、恪守国家安全“底线思维”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经指出:“敌对势力对我们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是校园。”可见,加强高校国家安全观教育,培育学生恪守国家安全的底线思维是极端重要的。当前,国家安全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将国家安全观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内多部门联合,校外多机制配合,创新教育手段,逐步提高国家安全责任意识,科学引导学生恪守国家安全的底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才能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汪博武.论底线思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3):141-144.
[2]房正.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1):75-77.
[3]成永红.浅谈底线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06):69-73.
[4]袁亮.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底线思维 [J].教育导刊,2015(09):45-47.
[5]洪 岩.论底线思维的逻辑前提、核心意识和实践要求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