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波
哈尔滨石油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邮编150028)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研究为基础,基于学校办学定位,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为学校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生产企业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工业自动化生产面临新的挑战。这时,工业生产不仅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品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培养、输送和培养机制上进行变革。因此,对本专业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进行改革和实践,是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分层发展的关键措施,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工业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1、人才培养与教学现状分析
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模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省能源等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程控制系统正朝高级阶段发展,不论是从过程控制系统的历史和现状看,还是从过程控制系统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来看,过程控制系统是朝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主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计划、调度、管理和控制全面综合,实现从原料进库到产品出厂的自动化、整个生产系统信息管理的最优化。针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这一特点,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的培养方式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与市场需求错位,尤其是在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方面缺乏科学的培养体系,导致高校中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应用实践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法与手段与社会需求脱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相关专业过程控制系统毕业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然而目前的培养模式却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整体表现为应用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的现实要求。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虽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并用,但受多种因素制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未实现真正的转变;专业课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脱节的情况还很严重;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也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大众化教育的要求脱节
地方高校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及时跟上大众化教育需求,在根据不同学生需求特点和行业特色要求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方面还未明确;在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因此,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去发现其内在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教学改革方法
(1)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期和增加实践学时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往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中有个别课程开设较晚,学生即将要面临就业的双选和考研的复习等矛盾,大多数同学不能重视这些课程的学习。因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实行“3+1”的人才培养机制,将相关课程调整到大学的前三年学习,此阶段时间相对充裕,思想比较集中,并适当调整实践学时,最后一年调整为企业实习的环节,调整后新课程的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
(2)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在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讲授上,首先,派授课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了符合本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其次让授课教师到合作企业轮岗实践,增加实践知识,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3)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生项目式学习
近年来,作为应用型创新型本科院校,以培养一线高级工程师为目标,学校一直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理解了现场实际应用过程中,过程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的实际应用。学校依托“3+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
(4)与实际装置或模块结合,完善课程实训,实现学生操作型学习
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最重要的特点是“综合应用性”,所以在本系列课程的课程实训中,把机械、电工、电子、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知识与控制系统进行有机地联系,逐步加大相关设备的投入,着重用学过的仪表及PLC实现相关的控制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过程控制系统仿真实训室,包括过程控制与仪器仪表实验室、PLC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为“过程控制系统仿真项目开发”的实训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仿真项目方面的实训,学生亲自编程、实际接线和仿真调试,并对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通过过程控制系统系列课程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师根据企业实践经验,修订教学大纲,推进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专业综合实践实验室和创新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改革,真正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了学生毕业后在过程控制系统应用领域“零距离上岗”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恩霞.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5):82-84.
[2] 金文兵.电子电气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28-31.
[3] 杨光英.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17-18+26.
[4] 于红慧.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3,(0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