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吴军建
[导读]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情况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运行管理工作实际,查找出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使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北三抽水管理站  陕西宝鸡  722400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情况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合运行管理工作实际,查找出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从而使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
        关键词:山洪灾害;问题;对策;建议
        1.基本情况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境东北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有扶风、眉县,西有凤翔县、陈仓区,南北长53.5公里,东西宽30.5公里,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
        岐山县地貌复杂多样。北依千山余脉,南接秦岭,中部为广阔平原,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以及由南往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分为了5个残原,2个川道,3个河谷,呈现出“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全县山区占总面积38%,塬区占50%,川道、河谷占12%,境内相对海拔落差1665米。
        岐山县地处东亚季风区内,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季节分明,旱涝时有发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变率都较大,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变化大,易形成旱涝交织,夏季呈现降雨次数偏多、持续时间短、局部强度大的特性,暴雨集中出现在7、8月份,长时间的连阴雨和短时暴雨极易形成冲击力较强的地面径流,使农田、道路、村庄洪水泛滥,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2.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现状
        岐山县山洪灾害防治区共涉及9个镇,5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面积203 km2,威胁人口14.46万人,山洪易发小流域12条。通过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立了全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体系。全县已建成10个自动雨量监测站,6个自动水位监测站,60个简易雨量站和21个简易水位站,1个远程视频监控站点。建立了一套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系统,全面覆盖雨水情动态实时监测信息,为防洪指挥决策、防洪调度和应急抢险提供依据。编制了县、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60个,镇村安装无线预警广播60个,配备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照明灯等预警设备,并在山洪灾害危险区村组设立警示标志、宣传标语、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明白卡,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初步完成了群测群防预警机制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形成预警设施与管理相结合的非工程措施防御体系。
        经过近几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以及后续对群测群防建设的补充和完善,在全县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组织体系、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做到了监测有保障、通信有手段、预警有措施、撤离有信息,使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有所提升。监测预警平台系统的建设也为准确快速的收集雨情、水情等信息提供保障,通过分析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值,结合山洪灾害防治区域的实际情况,准确快速预测汛情,制定科学严谨的指挥调度方案,实现科学时效的实时预警,有效避免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小山洪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3.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监测预警缺乏专业技术力量
        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系统配备了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等专业设备,操作系统安装的软件种类多,且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系统硬件、软件等技术性问题难以解决,没有专业的系统维护人员,管理人员也只能对预警平台系统进行常规的操作,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修,技术力量薄弱,工作难度较大。
        3.2 镇、村级预警设备运行管理不规范
        镇、村级组织机构不够完善,人员配备不到位,山洪灾害防御意识淡薄,对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信息的发布与更新不及时,人员变动较大,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导致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管护和运行管理跟不上,加之山洪灾害危险区在我县的分布广、站点多、地域宽,大多数站点位置偏远、条件差、交通不便,以及村组存在合并的问题等实际情况,影响预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使监测预警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3.3 群众防灾意识差
        防治区群众由于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识别、避险等知识有限,导致群众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不够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不高,破坏自然现象也时有发生,擅自侵占河道、沟道、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建房修路,乱倒、乱挖、乱采现象层出不穷,人为造成了山洪及地质灾害的隐患。甚至一些群众对山洪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有侥幸心理,在灾害发生前有的不愿意从灾害隐患点撤离搬出,有的虽然撤离了,但又擅自返回,一旦发生灾害,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4 系统设备运维费用缺乏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属于高端电子产品,维修费用较高,每年都在20万元左右,县级财政资金困难,资金无法落实到位,导致维护经费短缺,水利部门经费也紧张,无法承受高额的维护费用,只能解决部分设施设备的维修,无法全部承担预警设施设备的维护费用,导致部分设施设备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存在极大的运行和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及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4.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危险区域调查与信息化建设
        初期建立的山洪灾害防治区基础数据不够全面,信息不够准确,后期要进一步加强山洪灾害信息的调查工作,重点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沿河村庄、城镇低洼地区、易发洪涝区、受山洪威胁的村组、需要治理的山洪沟、水利重要设施等地区,通过收集危险区现状、人口分布、防洪能力、隐患点位置、险工险段等方面信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数据,提升预报预警的可靠性、实用性。同时加强与自然资源、气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各部门防灾资源信息,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形成防灾抗灾工作合力。
        4.2规范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预报预警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系统科技含量高,操作系统复杂,要求专业性强,需培训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管理,以确保山洪灾害防御系统的监测、预警、响应、处置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和防汛信息的畅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健全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落实各级运行维护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详实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日常检查、维护、操作和预警信息的接收、处置、发布等有关工作机制,逐级健全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预报预警机制,按照预警等级、预警范围、预警方式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
        4.3 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根据调查结果,重新调整改进监测站点和预警信息指标,扩大监测范围,拓展预警手段,提高预警时效,进一步完善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对系统进行大范围升级改造,增强防汛信息系统、流域雨量监测、站点流量实测等功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效性。对危险区村组充实铜锣、口哨、报警器等预警设备,建立村组预报预警机制,专人负责管理预警设备,发布预警信息,推广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鸣锣预警方式,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基层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
        4.4落实保障体系建设
        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在基层,持续加强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不断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培训和预案演练,从培训演练到宣传警示,增强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群众的防灾、避险和自救能力。抓好基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结合威胁镇村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内容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预案。同时加强基层山洪灾害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山洪灾害危险区镇、村、组山洪防御组织机构,建立迅速有效的指挥体系,落实管理责任,明确县、镇、村管理责任单位,落实系统设施设备的维护经费,以及人员和物资保障等,确保设施设备有效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R]2010.
        [2]胡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
        [3]徐玲.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