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活动背景下有效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陈蓉真
[导读]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陈蓉真
        福州市闽侯县荆溪中心幼儿园  350101
        摘要:《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支持幼儿的学习环境呢?可以结合一定的主题内容,将开展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有序的、变化的环境,来引发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建构。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主题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明确指出的要求。如何创设一个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环境,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材料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区角游戏呢?
        一、主题背景下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
        1.合理划分和布局班级区域
        区域划分和布局不合理,会引起幼儿间互相影响和干扰,限制交流和合作。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是区域活动有序开展的第一步。明显的区域划分能让幼儿明确游戏的内容,容易选择,还可以给幼儿一个安全、独立的空间,使幼儿能够自主探索,有序合作。区域的设置要注意明确区域界限,按需安排空间大小,合理使用区域桌椅,利用墙面窗户拓展区域展示空间,考虑区域的动静分离、干湿分离、明暗分离。
        2.不同年龄的幼儿特点不同,区域活动的创设重点也各不相同
        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自操作、玩耍,我们应该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以及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重点,创设的区域有娃娃家、美工区、图书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喜欢交流分享,合作探索,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交往能力逐渐提高,创设的重点区域有角色区、益智区、建构区等;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发展,求知欲强,规则意识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合作意识有很大提高,喜欢解决问题。所以要大量増设活动区域,增加难度,创设的重点区域有科学区、益智区、棋类区、语言区、建构区等。
        3.合理布置区域环境
        我们注重在幼儿视平线高度布置区域的主题环境。墙面布置首先应突出“主题互动”板块,主次分明;其次,版面布置要高低错落,富有美感;然后,确定主题,明确目标,体现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布置中教师要有预先的整体构思,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环境的预设,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然地生成新的主题,不断深入展开。
        (二)提供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
        区域活动的材料与主题活动结合,促进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联系。让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外部世界积极构建内部心理结构。
        1.围绕主题,有计划地投放、丰富区域材料
        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和孩子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投放材料。每月制定每月区域开展计划,分阶段分层次投放主题活动材料。围绕主题内容与幼儿一起收集活动材料,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废旧物品,半成品丰富活动材料,并对材料进行选择分类,在投放材料时,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并根据幼儿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的观察,定期更换与补充。
        2.结合主题,投放动态的区域操作材料
        活动区的创设随着主题活动的目标、幼儿实际的需要以及幼儿游戏水平的变化不断调整材料,从而创设一个和谐、动态的教育环境。材料的动态性还体现在流动性,例如:幼儿在美工区制作的作品可以投放到语言区或表演区进行操作使用,材料还可以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相互互动共享,各班教师可以及时沟通、交流幼儿区域活动的情况,做到各班区域材料间的互补,资源共享,使材料真正地为区域活动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3.深化主题,提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孩子发展需求的活动材料。


        我们根据孩子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提供有较强操作性、可变性、趣味性、的材料吸引幼儿的主动探索,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教师细化多层次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提供丰富的幼儿自由选择的材料,在考虑到“不能吃”幼儿的同时,也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让不同能力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都能在环境中得到满足与发展。
        4.创建“资源共享库”,让区域材料在不同主题背景活动中进行资源共享。
        我们以年段为单位建立“材料收集屋”,以幼儿园为单位建立“资源共享库”。每个年段设有柜子和箱子作为存放材料的“仓库”,并进行材料分类,在箱子上贴上标签,并悬挂《材料进库登记表》,注明材料名称、数量、所属主题以及使用记录。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对该主题的区域材料进行整理清点,再依据下一个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将有关联的材料保存下来,不用的材料放入“材料库”。每个期末各班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材料放到幼儿园的“资源共享库”里保存,重复利用,一举多得!
        二、主题活动背景下我园区域活动的开展
        我们通过“计划一实施一整理一回忆”四个环节作为一个“有序的学习”过程来组织开展活动,探索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经验。
        (一)教师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1.观察者
        区域活动为主题活动作准备时,教师是观察者。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观察解读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语言、动作,观察幼儿是否对材料感兴趣,观察幼儿间的交流互动,根据观察所得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帮助幼儿,推动区域活动的内部互动,对幼儿的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反思,从而获得有效教育的经验。
        2.指导者
        区域活动为主题教学活动作辅助延伸时,教师是指导者。首先是环境创设的指导者,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指导幼儿“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你还喜欢怎样做”从内容中选择、材料投放、环境布置等方面积极与幼儿互动,指导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教师应融入幼儿的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以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为前提给幼儿间接性的帮助与指导,让幼儿积累经验,更好地适应活动环境。
        3.评价者
        区域活动为主题活动进行补充和提升时,教师要在了解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与活动,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个性特征以幼儿平等的身份提出建议,实施不同的评价,巧妙地把教师的意愿与幼儿的意愿相结合,从而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体验分享成功地快乐。
        (二)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成效评估
        区域活动的成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指导、梳理、推进的方式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并通过交流分析自己的决策及经验,形成一个学习研究共同体,教师研究水平、专业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使区域活动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学会分享、交流、梳理经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操作到表达,不但发展了幼儿思维的概括性、逻辑性,且幼儿在与同伴探索、交流互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了经验的建构与整合,促进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
        总之,将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使主题活动教育在区域活动中延续和发展,让区域活动在主题背景下更加丰富和深入,体现出了课程内容的整合性,促进了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娟.初探如何进行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区角活动的创设开展【J】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3期   
        【2】曹素然.浅谈幼儿园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J】  《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