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吴秋波
[导读] 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下,现代化教育理念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可有效促进学生间、师生间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吴秋波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新万发镇中学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下,现代化教育理念已经在各个教育阶段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可有效促进学生间、师生间交流,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将结合初中数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探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运用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组合作教学法;竞争心理;课堂氛围

        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自主化学习模式,能够切实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背景之下,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要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能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不断将数学综合素养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更高标准及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期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将学生放在了教育的主体位置,为师生提供了优良的交流沟通平台,在该模式的支持下,师生可以随意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营造更良好学习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充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接收面,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并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借鉴和学习他人的学习经验,不断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小组内合作学习可帮助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且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实践性,小组内通过各自分工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培养合作意识
        只有具备了小组合作意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引导,从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学习。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学习中,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师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主题为"重回历史,发现勾股定理"。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勾股定理相关资料,通过资料了解勾股定理是如何验证的,然后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在班级内要评选出此次活动表现最佳的小组,评选标准为收集的资料更多、更丰富,课堂展示效果更好等。在信息共享和积极协作下,不同小组分别通过查找图书资源和互联网搜索获得了《股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等相关数学资料,在课上,各小组间相互查看各自查找的资料,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被对方的资料吸引着,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力量,意识到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找到非常多的素材,通过查找这些资料,不仅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还在数学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
(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方式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小组合作通常可采取组内分工的形式,各自负责一个问题,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常采用的方式。
        例如在函数的应用中,教师给出一个例题"沙尘暴发生后,经过沙漠后加速,经过乡镇、防护林减速,最终停止。一个气象中心对沙尘暴的发生、结束全过程监督,记录了风速y(km/h)随时间t(h)变化的图像。

问题一:沙尘暴的最大风速是多少?问题二:如何表示沙尘暴风速y与时间t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问题:函数图像中的四条线分别对应沙尘暴的哪种状态?有学生说:"线段BC为沙尘暴的初期形成阶段,线段AB为沙尘暴经过沙漠"教师回应"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开始,但是师生间的合作已经开始了。针对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通过小组学习将以下问题答案找出:y与t关系是否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分段讨论,可以分成几段,每段对应函数如何表示。要求各自分工、合作完成,以最短时间将全部问题解答出来。
        在小组开始合作学习后,教师发现有的小组中,有解答比较快的同学,也有比较慢的,很多小组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解答快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解答,以提升小组整体解答速度。教师在巡视中也积极观察学生们的状态,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参与到学生讨论中,适当解答他们疑问。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由此形成[2]。每个小组完成讨论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中写出答案。然后小组与全班进行交流,其他组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补充,相互校正答案。通过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更增强了合作意识。
(三)小组竞争合作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竞争合作学习方式,充分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竞争心理,让各个小组之间开展良性学习竞争,激发学生好胜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中,教师给出方程式,将答题的时间设定好,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将题解出来,当一个组员完成解答后传给小组另一个成员,最后全班各个小组均完成后,选出解题准确率最高的,给予一定表扬及奖励,并在全班分享解题的技巧。再比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相关内容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例题及一组题目的练习,再让小组讨论哪些题较难,为什么难,然后让每组编出四道题,轮换给下一个小组完成,由组长进行评分,最终选出完成最好的小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引导学生总结,针对一些有难度的题进行编写,可使每名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位置上,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充分深化教育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比如,九年级上册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圆和圆的的位置关系中为何不包含重合?"考虑到学生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交流沟通平台,让学生就该问题进行自主讨论。教师让学生注意在讨论中重点突出"重合"这一关键词,很多学生在讨论中受到点拨,而想到"相离"、"相切"等概念。然后再针对"重合时我们是否可将两个圆看成一个圆"这一问题小组讨论。几何中,重合关系并不是重点,结论已经不重要,但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能够加深对圆和圆位置关系的理解,培养质疑、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日趋增多,要不断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建立持续性兴趣,提高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艳梅.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小组合作[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78.
[2]许锦雯.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20(0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