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模式下小学数学培优辅差的有效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张梦
[导读] 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化应用,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与此同时在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中也发挥重要性作用,“微课”模式由此被广泛应用于课程的“培优辅差”中。
        张梦
        湖北省洪湖市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  433200
        摘要: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化应用,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与此同时在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中也发挥重要性作用,“微课”模式由此被广泛应用于课程的“培优辅差”中。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数学课程,就“微课”模式在课程“培优辅差”中的有效性应用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关键词:“微课”模式;小学数学;培优辅差;有效性策略
        引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丰富课程教学途径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与其它现代化教学模式相比,以碎片化微视频为载体的“微课”模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化应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此外在“培优辅差”教学改革中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现阶段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
一、针对新知开发微课资源,合理化安排学习任务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实况的重要因素,在“培优辅差”改革中,为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教师需合理化利用“微课”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一到两个)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化呈现在学生面前,由此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有效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就目前来讲,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微课”模式具体化应用过程中,教师需首先根据学生实况对他们进行合理分层,之后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实况录制契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微视频”,在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并由此来促使学生完成深入学习。
        在《小数乘法》授课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教师可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视频(难、中、易),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况选择适合自己层级的“视频”进行浏览、学习,由此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前提下打破传统课程学习的时空限制,做到了随时随地、多次反复的学习。

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育工作者可录制如下内容——小数乘以常规小数的竖式运算思路、小数乘以特殊小数(两位小数且其中一位为0)的竖式运算思路以及利用实例从加法中引出乘法知识实现乘法算理具体化,在互联网平台中教师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鼓励他们循序渐进进行练习,并依据学生练习题的回答情况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方案的规范化调整提供科学参照,给予学生灵活自由学习空间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有效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
二、针对练习开发微课资源,稳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极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基础学科,近年来伴随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门对课程教学任务也提出了新要求,而从某方面来讲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微课”模式在具体化应用时除了可应用于授课阶段,在数学课程练习时合理化利用“微课”对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以及稳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某方面来讲,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若在数学练习中教育工作者采取了笼统化的训练内容,不仅削减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易导致其它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在影响课程整体教学成效的同时也不利于“培优辅差”改革工作的顺利化开展,就目前来讲为保证不同层级学生都能够稳步提升,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化利用“微课资源(教学课件、数学练习、教辅资料等)”,以此在实现个性化练习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在《多边形的面积》练习时,为确保练习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化,首先教师需明确每位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度和掌握程度,然后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个体化差异设置不同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在“微课”,模式具体化应用过程中,为确保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可通过搜集关于“多面体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然后根据习题的难以程度以及重要内容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视频(简单面积公式应用问题、面积公式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况选择适合自己层级的“视频”进行自主练习,在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不足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巩固和查缺补漏,以此在保障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稳步前进的同时为“培优辅差”改革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结语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在影响整体教育教学成效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化发展,为此要想在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缩短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在“培优辅差”教学改革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秉承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外,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微课”模式,以此来满足每位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徐静,李志涛,张文华.例谈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18):39-40.
[2]强东宁,徐海洋,李敏达.翻转课堂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92.
[3]来建军,徐涛涛,陈金国.浅议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圆的面积》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29):62-63.
[4]梁培斌,张佳慧,李志涛.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2(12):166-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