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夏侯莉麟
[导读] 新课标的实施,促使高中地理教育职能发生改变。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更多的是引导学生。
        夏侯莉麟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促使高中地理教育职能发生改变。教师不再主宰课堂,更多的是引导学生。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教师依然使用老套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高效手段,将其搬进地理课堂,能够获得预期效果。本文就如何有效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
        高中是地理素养培养的黄金时期,教师理应肩负起职责。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教师并不多。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只重视知识普及,疏于对学生的引导,结果自然差强人意。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必要引入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当然,要想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亲历性
        在以往,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只需听命行事。新时期的高中生,对这种方式并不感冒,自然不会积极配合,结果可想而知。亲历性是情境体验式教学一个显著特点,通过营造特定情境,让学生有一个全新的体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加深,还懂得回顾反思。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揭开地理学科的神秘面纱。感觉到地理的博大精深,必然想要一探究竟。自此以后,学生就会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
(二)生动性
        地理知识不仅抽象,对逻辑思维要求还高,这无疑会增加教学难度[1]。倘若教师继续使用教学三板斧,即讲解知识、安排练习、布置作业,很难达成教学目标。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应用,解决了教师的燃眉之急。通过营造教学情境,让知识变得更具体生动。此时,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再通过细心引导,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地理知识版图逐渐变得完整。再遇到实际问题,学生就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三)差异性
        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使用满堂灌的策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完全吸收知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就无法掌握要领。久而久之,两极分化局面就会形成。到那时再采取措施,恐怕为时已晚。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有必要引入情境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如兴趣爱好、思考方式、学习情感等。基于真实的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当学生陷入思考状,要及时进行沟通。通过有效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点,并以朋友的口吻提建议。在教学结束后,要搜集反馈信息,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方案。
二、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情境创设
        地理教材是几代人的心血,教师要认真研读,并积极思考如何创设合理情境。譬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课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用教学挂图的方式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球结构。在讲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时,采取野外观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采用多媒体技术和地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大气环境。将地理实验和教学挂图联合使用,让学生对水循环和洋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学习《人口与环境》知识时,创设角色扮演或辩论式情境,让学生了解人口合理容量。要求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深入实地进行调查,以便掌握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影响。在讲授《城市与环境》一课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等内容,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但讲到城市化的影响时,就要运用课外调查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情境创设
        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教师要拥有一颗创新教学方法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不断革新。这些技术是教师的得力帮手,理应被有效应用[2]。
        譬如,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时,就可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前,教师要做足功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知识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向学生传递一个理念,即环境差异普遍存在,并带领总结出其中规律。过程目标是借助地理图片,加深学生对环境差异的理解。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出导致地域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培养学生因地制宜意识。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需要创设三个情境。
        在讲解地球表层差异性时,教师要在大屏幕上呈现色彩艳丽的景观图,图中既包含诸多树种,如椰树、阔叶树等,还有不同景观,如丛林、草原、沙漠等。教师:“这些景观来自于哪里?从图中你能归纳出怎样的特点?”学生结合以往经验,很快就给出了答案。随即,教师给出第二幅图片,在左上角是世界地图,选取其中三个地点,并展现出该地区的景象。要求各小组认真浏览图片,说出其对应的气候带。经过思考讨论后,学生意见达成统一。高大的树木,潮湿的环境,符合热带特征。阔叶植被,树叶会掉落,符合温带特征。叶似针状,树形似塔,必然位于亚寒带。
        在讲解地域分异规律时,教师就可模拟旅游场景,并在全球气候分布图中规划出不同线路。第一条,起点是海南,路过琼州海州,最终达到漠河。让学生仔细观察路上风景,说出具体变化。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从热带出发,经过温带,最后达到寒温带。再让学生讨论出地域分异规律,并给出原因。很快,学生就给出了答案,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海南离赤道近,太阳光充足,漠河离赤道远,太阳辐射必然会减弱,所以说导致差异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热量。第二条,从青岛出发,横穿内蒙古,最终达到新疆省会。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就会主动开展讨论。青岛位于温带,可以看到阔叶树,内蒙古位于温带草原带,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小草,乌鲁木齐位处温带荒漠带,很难看到茂密的植被。从东向西走,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才会体现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在讲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教师直接展示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并让学生归纳出南坡和北坡各自的特点,阐述造成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在积极讨论后,学生给出了答案。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几乎看不到森林植被,而在南坡却能看到阔叶树、针叶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在于南坡的光照和水分充足。
(三)教学活动的情境创设
        教师要组织多样多彩的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兴趣[3]。经过悉心教导,培养学生素质,强化学生能力。
        在《洋流》一课中,就要组织地理实验。在实验前,教师要准备洗脸盆、吹风机、碎纸片、食用油等物品。实验分两个部分构成,以便让学生理解更加透彻。往洗脸盆中注入水,当水面距离盆沿三厘米时,停止行动。把碎纸片放入盆中,将吹风机固定在一个方向,并打开电源,让学生观察纸片的运动情况。在水平方向上,纸片会向前方流动,碰到盆壁后,会向两侧分开。在垂直方向,纸片会向水下运动,当触碰到盆底后,会立刻折回。水是纸片的载体,运动状态相同。待学生了解洋流的成因后,就可进行第二个实验。将纸片尽数捞出,将油滴在洗脸盆中央,打开吹风机,观察具体变化。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食用油挪动了位置,脸盆中央的油渍很少。透过这个实验,学生认识到洋流能够将污染物带到世界各地,初始地点的污染区域得到显著净化。
        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一课时,就不适合采用实验方法,而应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遵从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完成分组,以四至六人为宜,以此确保全员参与。活动任务有三个,一是调查本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二是了解本市土地利用情况,三是归纳出本市的空间结构特征。为确保活动有成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要想探索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对火车站、公园等地方进行调查。要想探明土地利用情况,需要与国土资源局取得联系。要想归纳出城市空间结构,需要从商业、住宅、工业等视角进行分析。在学生互帮互助下,制定出活动方案。依托方案,开展课外实践调查。虽然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将其解决。在全面收集资料后,立刻进行整理归纳。在教学课堂上,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展示结束后,由台下师生进行评论。结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过程。正是由于亲身经历,学生才能完全消化掉知识。
三、总结
        情境创设越合理,教学效果就越好。为了创设出有效情境,教师应当知晓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并制定切实有效的策略。依托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地理科学之间的距离。围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长此以往,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一定会形成,这对其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珊珊.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63.
[2]李晶,张广花.高中地理真实教学情境创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59):241-242.
[3]宋成唐.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7(09):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