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职业高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此,校园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思政教育开展的有效性,将爱国主义、感恩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内容,以此使学生能够有个人素质、技能技术的全面发展。而在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上要从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以思政活动、结合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为具体方法,保证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思政教育;有效路径
前言:新时期的中职教育有了思想观念和教育目标上的转变,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核心,强调文化知识学习中的素质培养。但是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学习和生活上都处于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所以思政教育就不能以简单的教育为主,在形式上需要改变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从个人想法的升华出发,保证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开展,实现综合素质的健康成长。
一、构建多元化思政活动
中职学生对于硬性的要求有着较强的抵触心理,同时在心理和思想认知的形成上多为感知形成。因此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路径上就要以活动为主要的形式,保证学生能够在活动参与中获得感受,有理论上的认知和思考,感知思政内容,可以实现个人思想品质的有效培养。针对中职思政教育的多样性,思政活动的开展也要呈现多元化,让学生有自主认识展现的过程,有主动参与的兴趣[1]。比如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就以升旗活动、探讨国家的发展规划、学习党的精神等带有实践的活动为方法,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有情感的感受,有思想认识的深度分析,也有政治认识的成长,爱国主义思想会在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在多元思政活动的开展中,校园领导和教师都要参与其中,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提出一些健康的思想,让思政活动中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方向,也纠正部分学生受网络言论影响产生的错误观念,以言传身教、活动讨论的方式确保思政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在思政活动的开展模式上要注意与中职专业和学生的未来发展结合,与国家政策和时事新闻结合,保证思政活动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二、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
思政教育的开展主要是对学生思想观念与政治认同的教育,这是新时期中职教育的重点,并且有专门的课程。但是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理论远大于实际,很多学生只接受了理论,能够记忆,却没有内化的过程。
对于此,在思政教育的路径上就要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让思政教育走进文化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教学的效果[2]。与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可以从职业发展角度进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引导职业规划,促进职业发展,让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比如在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开展就可以从职业职责、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发展与运用,以此可以让个人思想认识有社会性的发展。而在过程中要融入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分析专业创新发展与国家的关系,促进个人想法和认识的转变,培养社会责任感。在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中,要求教师要做思政教育的挖掘,但是要注意要将文化教学作为基础,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让学生能够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成长。
三、注重社会实践的组织
目前的中职生中间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没有感恩的意识,也缺乏感恩的情怀,感觉世界对其不公,没有社会环境、家庭、学习上的深度思考。这种思想状态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未来发展极为不利,需要在思政教育中着重纠正。在教育路径上要注重社会实践的组织,使中职教育不光有文化教学,还有社会实践活动[3]。这能让思政教育有更为灵活的开展方式,使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自身的生活和成长,也能纠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政观念。社会实践主要以实训教学和课后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在实训教学中,学校组成学生进行岗位,了解未来工作环境,应用理论文化知识,体会职业工作状态。在此过程中的感恩情怀培养需要以职业规范来要求学生,让其体会家长与教师对其无条件的关爱,也就可以实现心理思想认识的转变,建立付出才有回报的意识,能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在课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应安排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去做社会调查或者参加社会公益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实践增强发展意识,感恩社会的情怀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得到建立,也能让自身所学进行实践应用,达成有效的社会参与素养培养。
结论:总而言之,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要以未来发展为核心,注重教育与社会的结合,让学生有爱国主义思想、职业素养、政治认同、感恩情怀、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性成长。但是思政教育路径提供的是方向,具体的落实需要指导教师去做实践落实,观察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保证思政教育能够全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沈维贤.新时代提高中职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之我见[J].知识文库,2021(09):73-74.
[2]王奕鹏.中职学校农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21(03):114-115.
[3]商文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