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以PEP教材“birthday/family/job”话题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吕海梅
[导读] “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
        吕海梅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海六路33号灯湖小学  广东省 佛山市 528200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单元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逻辑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整体发展。本论文主要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出发,结合PEP教材内容谈论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关键词】单元整体  教学目标  文本重构   过程推进
         
        近几年,核心素养走进了小学英语课堂,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求教师要确立新型教学观。新课标也倡导教师要整体设计目标,关注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PEP教材有些单元内各板块的主题关联性不强,传统的教学设计碎片化,未能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本文以PEP教材三年级birthday、四年级family和六年级job这三个话题的单元为例,从教学目标、教材重构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谈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统整,目标导向。
        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导向,教师在单元整体的理念下设计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1.基于主题,制定目标。
        教师在制定单元目标前要先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单元的话题、功能、语言形式等,再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而细化各课时目标。以PEP三年级上册Unit6 Happy Birthday为例,原教材的单元主题和各个板块的话题关联性不强,单元总目标没有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较零散。笔者基于单元的主题调整了各个板块的话题,由于笔者的学生数字1-10在二年级已学,于是对课时安排也进行了调整,把AB部分的词汇放在第2课时完成,添加了一节绘本课,语音课调到第6节,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容易融入语境中。从上图看出,调整后的板块之间关联性更强了。
2.单元整体,“三线”统一。
        进行单元整体设计,除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还要分析各知识点的关联性,并创设生活化的语境要。因此,确定了各课时的话题和目标后,笔者再从语境线、语言知识线、学习线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使各课时的语境有所关联,主题突出。单元核心语言在各个课时都有复现,并且有递进,呈螺旋上升之势,学习线也清晰地体现出学生语言的习得过程,从输入到输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除了三线统一,还要了解教材各板块的功能,基于学情进行重组,将ABC各板块有机整合,清晰梳理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多模态语料,分层布局。
        立足单元,基于单元主题分话题、分课时、设计三线后,如何帮助目标达成,并且体现各个课时目标的递进性呢?这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利用各种语料对教材加宽加厚。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上运用越来越普及,很多老师在教学上开始使用“多模态”教学语料。“多模态”教学语料指音频、视频、绘本等多种模态存在的信息,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传统的课堂,老师在完成教学设计后再搜索各种语料进行补充,而不是在做单元整体分析时搜索语料,并进行分类。教师应该在进行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时,搜索多模态语料并进行精细的分类,根据语料的难度分布到各个课时,再对各课的语料进而分配到课前、课中、课后进行。
        二、基于主题,重构文本。
        有部分老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在最后课时或一节课的拓展部分才进行文本补充,不敢打破原有内容板块的安排重构教材文本。笔者在整体单元设计的理念下对文本重构进行了大胆地探讨,基于主题纵向、横向分析,把原有文本和新构文本进行有机整合,最大化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除了对一个单元的整体设计进行了实践研究,还对同一主题下的四年级(2节)、六年级(1节)不同年段的三节课进行同主题跨年段整体设计的探讨。
         1.基于主题的横向分析,体现重构文本的整体性和人文性。
        教材的部分文本过于简单,未能更好地体现该主题的育人价值。

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基于单元主题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知识的复现与递进,还要考虑如何使各个课时的话题理解逐步深化,而不是平行推进。深化主题意义,使重构文本与育人价值有机结合,突出文本的人文性。
        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6 Meet my family为例,笔者在进行单元整体分析后,确定了该单元的主题是“Warm family”,该单元的话题分为family members和jobs of my family。通过学情分析,发现教材文本内容语言知识点比较简单,因此,把本单元的A,B板块的对话和词汇各合并为一个课时,把整个单元划分为四个课时,并对二、三、四课时的内容进行了文本重构。整个单元以教材文本为语言基础,融合旧知,主题意义在各课时得到不断的提升,最终达到语言学习与育人价值的有机结合。
         从谈论my family members提及职业到谈论jobs of my family,重构文本除了不断复现语言,还紧扣“Warm family”这个主题,从句子She is a nurse. She can help the doctor. I can look after my baby sister.第二课时)When I am sad, he can make happy. He is a super dad.(第三课时)He is brave. I am proud of him. (第四课时)等句子中,感受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浓厚感情,学生通过重构文本的学习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更懂得体谅父母。
         2.基于主题的纵向分析,体现重构文本的关联性和递进性。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递进性把握教材,不仅要考虑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环节的递进与转承关系,还要将其放在教学单元中、学期中,还要放在学段中,整体递进地把握教学内容,解决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学段与学段之间不相关的隔离状态。
        再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6 My Family和六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es he do?为例,这两个单元的话题有关联,都是围绕“family”展开学习,从年段的纵向关联来分析,学生在低、中年段已经能用简单的句子介绍部分家庭成员及简单的职业,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继续了解更多的职业,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对职业的向往,并表达自己的理想职业。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家人及职业的话题一直贯穿始终,不仅语言知识相互关联并不断递进,主题意义也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总之,PEP教材各单元有明确的话题,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单元内容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不但要挖掘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体现文本内容的递进性。
         (三)语境带动,结构推进
        《新基础教育》丛书中卜玉华教授曾提到教学过程设计要结构化推进,将每一结构单元的课时分为“教学结构”和“运用结构”两大阶段。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多且碎片化,大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而站在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过程推进的逻辑非常清晰,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强,也体现出语言知识以结构化、递进化推进,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样以上面提到的PEP六年级上Unit5 B Let’s talk/learn为例,通过梳理文本形成介绍人的结构,从外貌、职业等维度,再让学生运用该语篇结构介绍自己的父母。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理念的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在我们现今的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给学生提供了完整的语言输入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结构化、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语言意义,从而达到完整的语言输出,以此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
        
        【参考文献】
        ① 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②卜玉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③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④ 王琳珊,《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