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恺璇
北京王府外国语学校 102218
现行课程体系正在加大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力度,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并使学生能够享受阅读过程,增强对文学文本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成为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教育戏剧这一教育理念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当前所追求的培养渠道不谋而合,能够实现其教学目的,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尝试通过北京王府学校初中部各年级的教学案例剖析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价值,进而思考进一步扩大这一教学方法的益处。
一、教育戏剧的可实践性
1.教育戏剧的相关概念及及现阶段研究进展
教育戏剧是一种将戏剧和表演模块使用于课堂环境的教学方式,可以由教师自由灵活地运用,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模仿实况和即兴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其意义并不是让学生接受戏剧和表演的知识,而是通过角色扮演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作品。最早一批学者等人将戏剧理论进行教育学理论的结合,一百余年中不断发展,至桃乐丝开始将其运用于课堂中,将戏剧视作学习的媒介。她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穿上“专家的外衣”,通过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更好的理解作品中的细节信息。学生(读者)应该成为主动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沟通的行为对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思考,并将自己的诠释通过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此种教学手段已经逐渐在国内各类课堂中受到重视和初步尝试。
2.教育戏剧对初中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戏剧近年来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它脱胎于“在做中学”的理念,倾向于通过设置模拟情境和引导思考的教学范式,帮助学生打开进入文本世界的窗口,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将教育戏剧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靠近和审视角色的过程,能够形成与文本片段的联系,既完成了阅读的过程,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更为深层的文本分析层面,甚至达到文学批评的高度。更为可贵的是,这个程式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了乐趣,又包含了各种阅读教学应有的元素,可谓一箭双雕。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初中学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点和需求
整本书阅读通常以姚斯的接受美学为基本理论基础,认为文学写作应注重读者感受和体验。艾布拉姆斯也在《镜与灯》中关注到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认为读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意义,格式塔理论也为文本分析的整体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最早提出“整本书教学”理念的学者是叶圣陶,他认为教材编撰应以选文式篇目为主,“整本书”为辅,但未提供具体的教学实例。目前整本书教学理论普遍认同阅读过程是可监控的,教学课型基本包含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课外拓展四种,通过设置学期阅读进度计划,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阅读策略、优化思维系统的学习来促使学生进行全书内容的整合。学生将通过导读、过程释疑和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在不断回读的过程中进行文本深义的建构。因此,我们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提炼文本具有经典性、系统性的深层意义,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精神成长,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原则也应该是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让学生进行阅读中的自发思考。
2.以往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往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两极化情况。教师或以应试为出发点,大量灌输相关文学常识;或重形式轻实质,将阅读课设定为“自读课”。
课程体系通常流于形式,大多在思考课堂的活动形式,而忽略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导致教学过程碎片化,缺乏长期计划,内容也鱼龙混杂,与课内阅读脱节,随意性较强。另外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多以撰写读后感进行收尾,无法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这些情况都导致学生的阅读过程通常处于“浅阅读”状态,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不高,阅读质量也较低,往往读完好几本书还没有学会如何完成阅读任务。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应该尽快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授课方向,拓展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机制。而运用戏剧教学法中的一些策略也许能够为我们完善课程体系提供思路。
三、各类文本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案例举隅
1.《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专家外衣
本书是一本充满天真童趣的童话故事,但又包含了许多朴素的人生哲理,非常适合六年级的孩子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建构。因此本书的总结性评估以“专家外衣“为蓝本,要求学生在十二个主题中选择一个角度,作为图书推荐人向大家介绍这本书,让孩子们体会到主人公的蜕变过程,并影响到自身的成长。
2.《骆驼祥子》——良心小巷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个人主义的陌路鬼”祥子的三起三落,展示了上个世纪北平城底层民众的苦痛与辛酸。因此本书教学过程中在虎妞去世时设置了“良心小巷”环节,让一个学生代入祥子的视角,其他同学不断提出各种选项,“祥子”进行选择,感受主人公的挣扎与无奈。
3.《平凡的世界》——画面定格
这部作品仿佛一部宏伟的史诗,呈现了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与人生画卷。情节波澜壮阔,人物形象丰富。因此面对如此情节复杂的巨著,需要在一开始帮助学生形成对故事的初步印象。因此在导读课型中可以利用画面定格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决定能够代表故事脉络的关键节点或典型场景,并通过简单的造型表现出来,并说明这样安排的原因,快速把握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
4.《三体》——论坛剧场
《三体》是刘慈欣最具代表性的科幻文学作品,包罗万象,人物关系复杂,可探讨的专题非常多。因此在检测学生阅读细致程度时可以引入“论坛剧场”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剧情推进过程中提供意见来化解角色面临的危机,并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对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的了解。
四、教育戏剧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运用空间的探讨
在上述案例基础上,我们需要对于教育戏剧的策略运用和导向判断进行进一步的反思,究竟这种教育形式是否能够继续深入而多元地运用于整本书阅读的课堂?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校方进一步强化对教育戏剧师资的培养。中小学教师应通过不断接受专业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戏剧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上,而应该深入其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达成最初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学科教师了解其理论沿革和应用实境,在针对不同文本类型的教学时安排恰当的教育戏剧手法和活动形式,不流于表面,才是真正将教育戏剧的理念渗透到整本书教学之中的常态。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
2.周簇萍.整本书阅读指导之谈[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11):213.
3.刘艳卉.应用戏剧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