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梁俊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年龄转折点上,思维日渐成熟,自身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正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积极引导,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和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梁俊
        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中学 6101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年龄转折点上,思维日渐成熟,自身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正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积极引导,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和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现该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结合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指出目前存在的影响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策略,以提高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初中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策略
        在现代化教育不断深入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个人价值观念。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熟悉法律法规、判断社会法律现象的机会,在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从本班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教学要求,把法治观念教育渗透进课堂,全方位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果。
1,影响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因素
1.1学生缺乏深入思考和自主判断
        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课程与单元教学进度,关注学生运用知识应对考试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进行概念和题目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的思维引导都较少,忽视了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特殊性,也忽视了法治教学对学生法治思维发展地而积极作用,学生无法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深入思考、自主判断,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课堂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在教学目标与学生成绩压力的推动下,部分教师在展开授课时往往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即使关注到学生法治意识的发展,也更多地采取“言传”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在知识灌输的环境内无法感受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趣味性和深远价值,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对道德观念与法律知识的深刻认识,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缺乏兴趣,最终不利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2.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途径
2.1优化课后作业布置
        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有效的作业布置方式可以在缓解学生任务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拉近学生与法律知识时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发展,教师就可以创新作业布置的内容,适度降低复习作业的占比,把补充法律知识、浏览相关案例、搜集预习资料作为重要作业内容,让学生独立自主了解相关法律内容、拓展知识面、积累案例,也为下一节的知识学习做准备,全面促进学生法治意识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守护生命的精彩》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以根据书中涉及的保护个人安全、平安出行、远离诱惑等知识,为学生布置一个“回家搜集与交通安全有关的案例,并查找对应的交通法律条文”为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了解交通法,明确不遵守法律法规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课本中不在陌生水域游泳、不私自下水救人、不接受陌生人的赠礼等安全注意事项查找相关案例,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安全意识,强化学习效果。
2.2转化课堂教学情境
        转化课堂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利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设备、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与知识内容联系紧密的学习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为解决学生对法律知识认识不深刻的问题,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入知识情境,创造与课堂案例、法律知识有关的氛围,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体验,并鼓励学生重演案例,不断释放学生法治思维。
        比如,教师在进行《预防犯罪》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本节课了解犯罪行为三大特征、加强自我防范的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记录侵犯个人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的视频记录,或从法治论坛节目取材,让学生在了解案件的基础上获得相应法律指导,创设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的课堂氛围;也可以首先结合课本案例为学生明确犯罪、刑法、刑罚间的概念关系,讲解罪与罚、自我保护方法等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法律概念,选择一个简单的刑事司法案件进行重演,在案例演绎中明确“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标。
2.3设置法治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是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当前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的问题,转换教学思路,将学生看作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通过法治课题课堂讨论、专题自主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或在家长的帮助下解决法律问题、培养法治观念。
        比如,教师在进行《合理利用网络》的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对互联网较为感兴趣、经常接触网站信息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一个“我心中的绿色网络”探究课题,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以个人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进行研究,从网站内容、网站广告、网站未成年人管理方法等方面评价该网站与国家网络要求的契合程度,明确绿色网络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应对考试的水平,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通过优化作业布置、转化课堂情境、进行专题探究等方式,构建高效法治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胡瑞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思考[J].甘肃教育,2020(22):158-159.
[2]张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2):100.
[3]李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6):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