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6期   作者:赖勤
[导读]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赖勤
        四川省泸县石桥镇石桥中心小学校  646125
        摘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学科启蒙的课程,它贴近生活自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生成长的时期,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对此,本文特以小学科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学习习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副科”,所受重视程度也得以提高。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要求较高,要学好小学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科学属于自然学科,观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与生活接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在学习中培养的。观察能力主要包括了:(1)观察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的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养成客观谨慎的科学态度,所有的结论一定是在实际的实验观察中得出的。(2)要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在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放弃的科学态度,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介绍,明确科学实验的态度。(3)全面性,要全面的观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全面的认识事物。(4)具有目的性的观察,小学生爱动爱玩是天性,注意力也就常常不集中,容易被影响,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观察目的,要带着目的去观察学习。在学习‘对于动物’的时候,可以通过动物世界的短片,观察水与动物,回答问题:比如哪些动物必须生活在水中?这就需要学生要自己观察,然而在观看的过程中会被其中丰富的内容吸引,忘记观看的目的性,就一定要强调观察的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思考去观看。又比如在学习“常吃的蔬菜水果”,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常吃的一些蔬菜水果,并带一些实际的标本来观察。
        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具备探究精神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热爱科学,真正了解、应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总是想尽办法,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力争把知识通过各种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长久下来,学生缺乏自己独立思考、探索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总是照着教师所给的方法‘依样画葫芦”。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面对复杂的习题,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难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应对。为了改变学生糟糕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针对科学中某些与生活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方式,用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例如提问学生植物是否需要喝水,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等,教师不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失去了教师的“帮助”,又要得到答案,自然会自己探究、思考,寻找答案。学生不管是自己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自我探究,还是与小伙伴-起讨论探究都是不错的方法,教师只需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即可,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过程,自己确定探究思路。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将疑问交给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答案。
        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因为科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必须要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学习的真正目的又需要学生学会动脑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在科学实验前,先让学生明白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纸笔记录实验现象,针对实验中的突发情况,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解决办法。通常情况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都是借助科学实验实现,教师平时也可以多设置问题,多让学生制作小物件,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所谓实践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习惯了,只要教师多组织这类能够促使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成就感,长久下来,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能够自觉地将手、脑运用起来。
        四、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好习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使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仅能够在分工合作中高效解决问题,还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成长发展的空间。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因为涉及大量的实验问题,更需要学生有分工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设计可供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教学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合作中有事可做,每位学生都需要付出努力。通过教师科学的设置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在学习中,遇到自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与其他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共同寻求答案,形成-种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分工合作学习中,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学习难题,避免知识疑惑点积累,也能很好地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思维能力这一方面还不强,对事物的总结和结论掌握不准确,常常出现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结论错误,思维跳跃太快等。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对于失败的实验,要总结经验,并恰当的营造一个竞争环境,激发小学生内心的成功欲望,促使学生主动的思考和学习。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建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并且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认真分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反复的进行实验。
        在完成试验之后,如果出现结论错误等情况,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完全的否定和批评,而是指出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点,总结失误的原因,并给与鼓励和肯定,然后通过相互的点评引发学生的反思,自我总结。之后继续试验,学生通过反思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巩固和完善,促进自己的成长。就比如在学习电路的连接试验过程是通过正确的连接让灯泡变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容易出现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要引导学生寻找故障所在,引导学生反思,帮助分析其原因问题,然后总结,反复的实验,不断地总结,指导实验的成功,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文章主要探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一是认真观察,二是主动探究,三是动手实践,四是小组分工合作,五是反思与总结习惯,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形成科学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积极地意义,让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探究,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